基于IETM系统平台的交互式线路维修支持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IETM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 问题提出 | 第13-14页 |
1.4 课题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5 线路数据模块的发展 | 第15-17页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7-19页 |
2 标准体系及系统线路数据模型的研究 | 第19-37页 |
2.1 主要标准体系概述 | 第19-21页 |
2.1.1 MIL-PRF系列 | 第19-20页 |
2.1.2 MIL-HDBK | 第20-21页 |
2.1.3 S1000D | 第21页 |
2.2 线路维修支持系统标准的选择 | 第21-26页 |
2.2.1 各标准的优缺点研究 | 第22-24页 |
2.2.2 线路维修支持系统开发标准的选择 | 第24-26页 |
2.3 系统的数据建模方法 | 第26-27页 |
2.3.1 XML模式下的DTD | 第26页 |
2.3.2 XML-Schema | 第26-27页 |
2.4 系统线路数据模型的建立 | 第27-36页 |
2.4.1 线路数据信息的描述 | 第27-29页 |
2.4.2 构建系统线路数据模型 | 第29-31页 |
2.4.3 数据模型的主要内容分析 | 第31-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交互式线路维修系统线路数据存储关键技术 | 第37-48页 |
3.1 数据的标记语言 | 第37-39页 |
3.1.1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GML) | 第37-38页 |
3.1.2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 第38页 |
3.1.3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 第38-39页 |
3.2 线路维修支持系统的数据转化过程 | 第39-40页 |
3.3 XML数据存储策略 | 第40-43页 |
3.4 交互式线路维修支持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 第43-47页 |
3.4.1 系统数据库的框架设计 | 第43-44页 |
3.4.2 数据库的详细设计 | 第44-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XML检索算法研究 | 第48-60页 |
4.1 贝叶斯理论概述 | 第48-52页 |
4.1.1 图模型简介 | 第48-49页 |
4.1.2 贝叶斯理论 | 第49页 |
4.1.3 贝叶斯网络 | 第49-52页 |
4.1.4 贝叶斯网络的优点 | 第52页 |
4.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XML文档查询研究 | 第52-57页 |
4.2.1 XML文档索引结构 | 第52-53页 |
4.2.2 文档索引过程 | 第53-54页 |
4.2.3 基于Bayes网络的文档检索过程 | 第54-55页 |
4.2.4 XML文档检索系统的设计 | 第55-57页 |
4.3 某飞机发动机线路维修故障检索实例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某型飞机交互式线路维修支持系统的设计与现 | 第60-76页 |
5.1 交互式线路维修支持系统的设计分析 | 第60-62页 |
5.1.1 需求分析 | 第60-61页 |
5.1.2 系统功能架构 | 第61页 |
5.1.3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分析 | 第61-62页 |
5.2 系统的总体框架分析 | 第62-65页 |
5.2.1 系统架构组成 | 第62-63页 |
5.2.2 系统开发工具 | 第63-64页 |
5.2.3 系统设计原则 | 第64-65页 |
5.3 系统功能实现 | 第65-74页 |
5.3.1 线路图编制模块 | 第65-69页 |
5.3.2 线路图阅读模块 | 第69-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6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