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可见光诱导的芳基迁移反应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49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可见光催化剂第10页
    1.3 可见光催化机理第10-11页
    1.4 可见光催化研究进展第11-49页
        1.4.1 可见光催化还原反应第11-18页
            1.4.1.1 缺电子还原烯烃反应第11-12页
            1.4.1.2 还原脱卤反应第12-13页
            1.4.1.3 还原含硫、含磺酰基反应第13-14页
            1.4.1.4 含氮化合物的还原第14-15页
            1.4.1.5 自由基环化反应第15-16页
            1.4.1.6 环氧类化合物和环氮杂环化合物的还原第16-17页
            1.4.1.7 官能团脱保护第17-18页
            1.4.1.8 脱羧还原反应第18页
        1.4.2 可见光催化氧化反应第18-33页
            1.4.2.1 对官能团的氧化第18-19页
            1.4.2.2 氧化脱对甲氧基苄基(PMB)第19-20页
            1.4.2.3 氧化产生亚胺离子类反应第20-23页
            1.4.2.4 亚胺阳离子[3+2]环加成反应第23-24页
            1.4.2.5 脱羧偶联反应第24-33页
        1.4.3 氧化还原反应第33-47页
            1.4.3.1 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第33-35页
            1.4.3.2 光氧化还原有机催化第35页
            1.4.3.3 自由基芳基加成反应第35-41页
            1.4.3.4 其他 Π -亲核试剂的自由基加成反应第41-42页
            1.4.3.5 烯胺自由基阳离子的反应第42-44页
            1.4.3.6 自由基环加成反应第44-47页
            1.4.3.7 胺类化合物的 α 芳基化反应第47页
            1.4.3.8 引入硫原子反应第47页
        1.4.4 能量转移反应第47-49页
第二章 可见光催化剂的合成第49-55页
    2.1 实验仪器第49页
    2.2 主要实验试剂第49-51页
    2.3 常见光催化剂的制备第51-55页
        2.3.1 配体的制备第51-52页
            2.3.1.1 联吡嗪配体的合成第51页
            2.3.1.2 2-(4-叔丁苯基)吡啶配体的合成第51-52页
        2.3.2 常见光催化剂的制备第52-55页
第三章 可见光催化的芳基迁移反应研究第55-83页
    3.1 引言第55-59页
        3.1.1 自由基引发剂参与的自由基迁移反应第55-57页
        3.1.2 金属催化芳基迁移反应第57-58页
        3.1.3 可见光催化条件下芳基迁移反应第58-59页
    3.2 本文立题第59-6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0-68页
        3.3.1 反应条件优化第60-64页
            3.3.1.1 催化剂筛选第60-61页
            3.3.1.2 添加剂筛选第61-63页
            3.3.1.3 溶剂筛选第63-64页
            3.3.1.4 对照实验第64页
        3.3.2 底物适应性研究第64-66页
        3.3.3 可能机理第66-67页
        3.3.4 副产物分析第67-68页
    3.4 实验部分第68-83页
        3.4.1 底物合成与表征第68-76页
            3.4.1.1 底物合成通用方法第68-69页
            3.4.1.2 底物表征第69-76页
        3.4.2 可见光诱导的芳基迁移反应方法及产物表征第76-83页
            3.4.2.1 可见光诱导芳基迁移反应实验步骤:第76页
            3.4.2.2 产物的表征第76-83页
第四章 结论与前景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7页
附录:底物与产物的核磁谱图第97-137页
致谢第137-139页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目录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下一篇:面向折展机构的足式直线压电驱动器及驱动电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