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中草药制剂的生产论文

基于太阳能热泵的当归干燥室设计及仿真分析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21页
    1.1 课题研究的来源、背景第14-17页
        1.1.1 岷县当归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14-15页
        1.1.2 干燥工艺的发展及特点第15-17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第19-20页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20页
    1.6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2章 热风干燥理论和热泵干燥循环过程分析第21-27页
    2.1 热风干燥基本理论第21-23页
        2.1.1 干燥的基本概念第21页
        2.1.2 物料的干燥特性第21-23页
    2.2 热泵干燥系统结构及空气循环过程理论分析第23-26页
        2.2.1 热泵干燥系统结构分析第23-24页
        2.2.2 介质 (空气 )理论循环过程第24-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太阳能热泵的联合干燥系统第27-34页
    3.1 太阳能与热泵的联合方式第27-29页
        3.1.1 太阳能与热泵联合的原因第27页
        3.1.2 太阳能与热泵联合方式分类第27-29页
    3.2 设计当归的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系统第29-31页
        3.2.1 串联式当归干燥系统第29-30页
        3.2.2 并联式当归干燥系统第30-31页
    3.3 干燥室内换热方程的推导第31-33页
        3.3.1 概述第31页
        3.3.2 干燥室内对流、传导与热辐射方程的推导第31-32页
        3.3.3 干燥过程的能量利用率及干燥装置的热效率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当归干燥室设计及仿真分析第34-53页
    4.1 引言第34页
    4.2 当归干燥室的设计第34-40页
        4.2.1 蓄热型当归干燥室设计第34-37页
        4.2.2 当归箱式干燥室的设计第37-40页
    4.3 干燥室的模拟第40-49页
        4.3.1 蓄热型干燥室的模拟前提第40-41页
        4.3.2 厢式干燥室的流场仿真第41页
        4.3.3 控制方程第41-42页
        4.3.4 干燥室的仿真模拟过程第42-46页
        4.3.5 仿真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6-49页
    4.4 实验台的研制第49-52页
        4.4.1 总体方案第49-50页
        4.4.2 试验装置的主要构成设备第50-51页
        4.4.3 试验装置的主要测试系统第51-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5.1 结论第53-54页
    5.2 后续工作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论文、专利)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沃尔沃汽车中国市场发展战略分析
下一篇:《世说新语》行为动词语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