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四川省大气污染物输送规律及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的技术方法第16页
    1.4 论文创新性第16-18页
第2章 四川区域大气环流特征第18-30页
    2.1 东亚大气环流特征第18-25页
    2.2 青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第25-26页
    2.3 东亚大气环流对四川盆地流场的影响第26-28页
        2.3.1 东亚夏季风的影响第26-27页
        2.3.2 东亚冬季风的影响第27-28页
    2.4 青藏高原对四川区域的影响第28-30页
        2.4.1 四川冬季的云层第28-29页
        2.4.2 四川盆地的风速第29-30页
第3章 四川盆地大气污染物输送规律第30-51页
    3.1 四川盆地地形地貌第30页
    3.2 四川盆地大气流场研究第30-43页
        3.2.1 近地面流场分析第33-36页
        3.2.2 边界层大气流场分析第36-40页
        3.2.3 高空流场分析第40-43页
    3.3 四川盆地实测流场分析第43-48页
        3.3.1 诊断风场模式计算第43-46页
        3.3.2 实测流场分析结果第46-48页
    3.4 四川盆地大气污染物输送规律第48-51页
第4章 四川盆地输送通道与空气质量关系分析第51-55页
    4.1 酸雨与大气输送通道关系分析第51-52页
    4.2 浮尘污染与输送通道关系分析第52-55页
第5章 四川盆地城市间大气污染关联分析及联防联控技术方案第55-84页
    5.1 城市间污染机率分析第55-65页
    5.2 环境空气质量关联分析第65-78页
        5.2.1 四川盆地环境空气质量第65-76页
        5.2.2 城市间空气质量关联分析第76-78页
    5.3 城市间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方案第78-84页
        5.3.1 控制区域划分第78页
        5.3.2 控制对策第78-84页
结论与展望第84-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附录第92-10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及风险控制的案例研究
下一篇:“营改增”对餐饮行业税负成本的影响研究--以QJD集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