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第8-11页 |
摘要 | 第11-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1 前言 | 第17-23页 |
1.1 实验动物和细胞 | 第18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18-20页 |
1.3 仪器与设备 | 第20-21页 |
1.4 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 第21-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37页 |
2.1 Lieber-DeCarli液体饮食诱导小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 第23-24页 |
2.2 病理学检测 | 第24-25页 |
2.2.1 HE染色 | 第24页 |
2.2.2 油红染色 | 第24-25页 |
2.3 生化学检测 | 第25-27页 |
2.3.1 小鼠肝匀浆收集检测 | 第25页 |
2.3.2 小鼠血清收集检测 | 第25-26页 |
2.3.3 灌流方法 | 第26-27页 |
2.3.4 梯度离心分离kupffer细胞方法 | 第27页 |
2.4 RAW264.7 细胞培养和传代 | 第27-28页 |
2.5 ATF3-siRNA转染RAW264.7 | 第28-29页 |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第29-32页 |
2.6.1 组织/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29-30页 |
2.6.2 总RNA的定量 | 第30页 |
2.6.3 cDNA的合成 | 第30-31页 |
2.6.4 q-PCR测定iNOS,Arg1,ATF3,IL-10,IL-6,MCP-1,TGF-β,TNF-α,GAPDH基因的表达 | 第31-32页 |
2.7 Western Blot | 第32-36页 |
2.7.1 提取组织/细胞蛋白 | 第32-33页 |
2.7.2 BCA蛋白浓度测定 | 第33-34页 |
2.7.3 SDS-PAGE | 第34-35页 |
2.7.5 免疫反应 | 第35-36页 |
2.7.6 化学发光显影,凝胶图象分析 | 第36页 |
2.8 统计学处理 | 第36-37页 |
3 结果 | 第37-54页 |
3.1 小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建立及检测 | 第37-44页 |
3.1.1 Lieber-DeCarli液体饮食建立小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体重变化 | 第37页 |
3.1.2 Lieber-DeCarli液体饮食建立小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中小鼠肝体比 | 第37-38页 |
3.1.3 小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中肝脏匀浆及血清生化学检测 | 第38-40页 |
3.1.4 小鼠酒精脂肪肝中对酒精性脂肪肝脏病理检测 | 第40-41页 |
3.1.5 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CD68-及CD11b+CD68+两群细胞比例 | 第41-43页 |
3.1.6 肝组织及原代肝脏巨噬细胞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 | 第43-44页 |
3.2 利用IFN-γ+LPS和IL-4 诱导RAW264.7 细胞,M1及M2极化细胞模型的建立 | 第44-47页 |
3.2.1 M1及M2表型变化细胞模型中标志性蛋白i NOS, Arg-1 的表达水平 | 第44-46页 |
3.2.2 M1及M2极化细胞模型中细胞因子TNF-α、IL-6 TGF-β、IL-10m RNA表达 | 第46-47页 |
3.2.3 M1和M2型极化RAW264.7 细胞上清中IL-12,IL-10表达水平443.3 ATF3对于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 第47页 |
3.3 ATF3 对于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 第47-54页 |
3.3.1 ATF3在酒精性脂肪肝小鼠中的表达 | 第47-48页 |
3.3.2 ATF3在M1及M2型极化RAW264.7 细胞中的表达 | 第48-49页 |
3.3.3 ATF3 siRNA转染后ATF3 mRNA及蛋白在M2型RAW264.7 中表达水平 | 第49-51页 |
3.3.4 ATF3 siRNA转染后对M2型Arg1的影响 | 第51页 |
3.3.5 ATF3 siRNA转染后IL-10,TGF-βm RNA水平 | 第51-52页 |
3.3.6 ATF3 siRNA转染后细胞上清IL-12,IL-10水平 | 第52-53页 |
3.3.7 ATF3通过p-STAT3对M2型极化的影响 | 第53-54页 |
4 讨论 | 第54-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综述 | 第62-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