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执行和解效力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民事执行和解效力概述第10-15页
    第一节 执行和解效力的概念第10-11页
    第二节 执行和解效力与诉讼外和解效力第11-12页
        一、诉讼外和解效力的概念第11页
        二、辨析执行和解效力与诉讼外和解效力第11-12页
    第三节 执行和解效力与诉讼和解效力第12-13页
        一、诉讼和解效力的概念第12页
        二、辨析执行和解效力与诉讼和解效力第12-13页
    第四节 执行和解效力与法院调解效力第13-15页
        一、法院调解效力的概念第13页
        二、辨析执行和解效力与法院调解效力第13-15页
第二章 民事执行和解效力存在的问题第15-26页
    第一节 法律与司法解释不协调第15-18页
        一、民事执行和解效力的立法第15-16页
        二、民事执行和解效力的司法解释第16页
        三、立法与司法解释的不一致第16-18页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不统一第18-22页
        一、案例引入第18-19页
        二、案情对比分析第19-22页
    第三节 学说上的争论第22-26页
        一、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第22-23页
        二、具有强制执行力第23页
        三、实践性民事契约第23-24页
        四、附条件的民事契约第24页
        五、本文评析第24-26页
第三章 影响民事执行和解效力的因素第26-33页
    第一节 执行和解的性质第26-30页
        一、理论界的争论第26-29页
            (一)私法行为说第26-27页
            (二)诉讼行为说第27-28页
            (三)两行为并存说第28-29页
            (四)一行为两性质说第29页
        二、本文观点第29-30页
    第二节 执行和解的形成第30-33页
        一、执行和解形成的主体要件第30-31页
        二、执行和解形成的客体要件第31页
        三、执行和解形成的时间要件第31-32页
        四、执行和解形成的形式要件第32-33页
第四章 民事执行和解效力解释第33-41页
    第一节 实体法上的效力第33-36页
        一、既判力第33-35页
            (一)既判力的定义第33页
            (二)民事执行和解效力与既判力第33-35页
        二、拘束力第35页
        三、执行力第35-36页
    第二节 程序法上的效力第36-38页
        一、学界的认知第36-38页
            (一)阻却执行说第36-37页
            (二)中止执行说第37页
            (三)终结执行说第37页
            (四)区别说第37-38页
        二、本文采纳的观点第38页
    第三节 特殊情形的效力第38-41页
        一、和解主体变更时的效力第39页
        二、当事人反悔情形下的效力第39-40页
        三、执行和解协议损害第三人利益时的效力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专用车的渠道管理策略研究--以福建蓝海专用车公司为例
下一篇:论我国个人信息隐私权的宪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