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消旋紫草素肟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紫草和紫草素的研究 | 第11-14页 |
1.2.1 紫草和紫草素简介 | 第11页 |
1.2.2 紫草的分布及其市场前景 | 第11-12页 |
1.2.3 紫草的主要有效化学成分 | 第12-14页 |
1.3 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1.3.1 紫草及紫草素的活性研究 | 第14-16页 |
1.3.2 紫草素的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 | 第16-20页 |
1.4 紫草素全合成研究进展 | 第20-26页 |
第二章 外消旋紫草素衍生物的设计 | 第26-36页 |
2.1 药物设计原理 | 第26-27页 |
2.2 紫草素的构效关系 | 第27-32页 |
2.2.1 萘茜母核对活性的影响 | 第27-30页 |
2.2.2 六元不饱和侧链对活性的影响 | 第30页 |
2.2.3 羟基部分对活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2.3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思想 | 第32-36页 |
第三章 实验的设计、结果和讨论 | 第36-54页 |
3.1 化学合成路线设计 | 第36-39页 |
3.2 生物学活性测定 | 第39-51页 |
3.2.1 体外肿瘤细胞抑制实验 | 第39-44页 |
3.2.2 体内对小鼠移植瘤抑制实验 | 第44-51页 |
3.3 结果讨论 | 第51-54页 |
第四章 化学实验部分 | 第54-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附图 | 第87-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6-107页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