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互联网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新加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2-15页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1.1.3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14-15页
    1.2 选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15-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研究的工具与方法第17-18页
        1.3.1 文献分析法第17页
        1.3.2 比较分析法第17页
        1.3.3 实证分析法第17-18页
        1.3.4 案例分析法第18页
    1.4 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全球互联网的发展第20-26页
    2.1 互联网的起源和本质第20-21页
    2.2 全球互联网总体及几大区域的发展概况第21-22页
    2.3 新加坡的互联网发展概况第22-24页
    2.4 全球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和用途第24-25页
        2.4.1 教育第24页
        2.4.2 工作协同第24页
        2.4.3 社交娱乐第24-25页
        2.4.4 电子商务第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国家互联网管理和经济发展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机理第26-32页
    3.1 不同互联网管理模式下互联网的发展第26-27页
        3.1.1 互联网管理模式的分类第26页
        3.1.2 互联网管理的基本模式第26-27页
    3.2 国家经济水平对互联网发展的促进和限制第27-29页
        3.2.1 网络基础设施对互联网的影响第27-28页
        3.2.2 上网价格对互联网的影响第28页
        3.2.3 城市化水平对互联网的影响第28-29页
        3.2.4 产业结构调整对互联网的影响第29页
    3.3 本章小结第29-32页
第四章 实证分析第32-47页
    4.1 国家样本选取第32页
    4.2 模型建立第32-34页
    4.3 描述性统计第34-39页
        4.3.1 变量均值分析第34-37页
        4.3.2 分组对比分析第37-39页
    4.4 回归分析第39-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新加坡的互联网案例分析第47-57页
    5.1 新加坡互联网管理模式的代表性第47-48页
        5.1.1 新加坡互联网的国际地位第47页
        5.1.2 新加坡互联网对实证结果的验证第47-48页
        5.1.3 新加坡的互联网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48页
    5.2 新加坡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的具体措施第48-50页
        5.2.1 轻触式的管理制度第48-49页
        5.2.2 接受建议并倡导行业自律第49页
        5.2.3 民众网络素养的提升第49-50页
    5.3 新加坡经济发展对互联网的影响第50-54页
        5.3.1 新加坡GDP对互联网的影响第50-51页
        5.3.2 新加坡产业的结构状况第51-53页
        5.3.3 新加坡对外投资的状况分析第53-54页
    5.4 新加坡的互联网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借鉴第54-55页
        5.4.1 我国的互联网管理主要模式第54页
        5.4.2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与思考第54-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英文文献第60-61页
    中文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土地经营规模效率影响研究
下一篇:集群企业合作困境的形成机理及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