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导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大面积列阵》背景 | 第11-21页 |
第一节 《大面积列阵》的文化背景 | 第11-15页 |
1 图像的狂欢 | 第12-13页 |
2 虚拟介入生活 | 第13-15页 |
第二节 艺术家基斯泰森 | 第15-18页 |
1 基斯?泰森的生活经历 | 第15-16页 |
2 基斯泰森的艺术经历及理念 | 第16-18页 |
第三节 作品《大面积列阵》概述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大面积列阵》与后现代“块茎”理论 | 第21-29页 |
第一节 “块茎”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块茎”理论与《大面积列阵》的空间形态研究 | 第22-25页 |
1 体量控制 | 第23-24页 |
2 去辖域化的空间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游牧——作为信息收发器的人类 | 第25-29页 |
1 作为信息收发器的人类 | 第25-26页 |
2 游牧——空间中的观者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大面积列阵》反映的三个问题 | 第29-36页 |
第一节 多元文化资本——新“区隔”的形成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虚拟——激发“现实”的灵丹妙药 | 第30-32页 |
第三节 艺术的免疫能力 | 第32-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录 | 第41-44页 |
毕业创作(毕业设计)说明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