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8页 |
(一)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 第7页 |
(二)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组织传播研究的必要性 | 第7-8页 |
(三) 导师研究与个人兴趣 | 第8页 |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 | 第8-9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四、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一) 组织传播理论 | 第10-11页 |
(二) 创新扩散理论 | 第11页 |
(三) 知沟理论 | 第11-12页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一) 农业推广 | 第12-13页 |
(二)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 | 第13页 |
(三) 农业推广组织 | 第13-14页 |
(四)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体系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组织构架分析 | 第15-33页 |
一、政府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组织构架分析 | 第18-25页 |
(一) 政府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阶段的组织构架 | 第18-20页 |
(二) 政府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阶段的组织构架 | 第20-21页 |
(三) 政府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的组织机制保障 | 第21-24页 |
(四) 政府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的优劣势分析 | 第24-25页 |
二、以高校为依托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构架 | 第25-29页 |
(一) 高校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的构架 | 第25-26页 |
(二) 高校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的优势劣势分析 | 第26-29页 |
三、以涉农企业为带动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的构架 | 第29-31页 |
(一) 物化技术推广企业 | 第29页 |
(二) “公司+农户”模式型企业 | 第29-30页 |
(三) 涉农企业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中的优势劣势分析 | 第30-31页 |
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连接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的构架 | 第31-33页 |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代产业技术推广架构 | 第31页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的优势劣势分析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河南鹤壁玉米产业技术推广体系组织传播概况 | 第33-41页 |
一、政府主导的玉米产业技术推广 | 第34-35页 |
二、永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繁推一体化体系 | 第35-38页 |
(一) 育 | 第36-37页 |
(二) 繁 | 第37页 |
(三) 推 | 第37-38页 |
三、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物联网农业技术推广 | 第38-39页 |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完善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建议 | 第41-44页 |
一、完善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组织机制运行 | 第41页 |
二、发展农业科研教育部门推广组织 | 第41-42页 |
三、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协会及农村合作经济实体的推广组织 | 第42-43页 |
四、强化以企业为载体的农业推广组织 | 第43-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