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充液输流管流固耦合振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3 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流固耦合输流管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基本理论 | 第16-30页 |
| 2.1 ADINA流固耦合分析原理 | 第16-22页 |
| 2.1.1 运动学与动力学系数 | 第16-17页 |
| 2.1.2 流体与结构模型的网格 | 第17-19页 |
| 2.1.3 流体与结构模型中的相容时间积分 | 第19-20页 |
| 2.1.4 耦合系统中的有限元方程 | 第20-21页 |
| 2.1.5 耦合系统的求解 | 第21-22页 |
| 2.2 响应面拟合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22-27页 |
| 2.2.1 拟合函数 | 第23-25页 |
| 2.2.2 试验设计方法 | 第25-27页 |
| 2.2.3 响应面拟合精度检验 | 第27页 |
| 2.3 序列二次规划理论 | 第27-2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流固耦合输流管动态特性分析与参数影响研究 | 第30-40页 |
| 3.1 模态分析理论 | 第30-31页 |
| 3.2 流固耦合作用对输流管振动频率影响分析 | 第31-33页 |
| 3.2.1 输流管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 3.2.2 输流管模态分析 | 第32-33页 |
| 3.3 输流弯管动力学特性参数影响研究 | 第33-36页 |
| 3.3.1 壁厚对输流弯管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3.3.2 管径对输流弯管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 3.3.3 弯曲角度对输流弯管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35页 |
| 3.3.4 材料弹性模量对输流弯管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3.4 输流曲管动力学特性参数影响研究 | 第36-39页 |
| 3.4.1 壁厚对曲管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3.4.2 管径对曲管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37页 |
| 3.4.3 曲率半径对曲管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 3.4.4 材料弹性模量对曲管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输流曲管动响应分析与参数影响研究 | 第40-46页 |
| 4.1 非定常流输流曲管动响应分析 | 第40-42页 |
| 4.1.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0-41页 |
| 4.1.2 输流曲管动响应分析 | 第41-42页 |
| 4.2 输流曲管系统最大响应动位移的参数影响研究 | 第42-44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5章 输流曲管最大响应动位移参数优化设计 | 第46-68页 |
| 5.1 最大差值极小化响应面拟合方法 | 第46-50页 |
| 5.2 系统优化模型建立 | 第50-53页 |
| 5.2.1 设计变量 | 第51页 |
| 5.2.2 目标函数 | 第51页 |
| 5.2.3 约束条件 | 第51页 |
| 5.2.4 收敛条件 | 第51-52页 |
| 5.2.5 优化模型 | 第52-53页 |
| 5.3 优化求解 | 第53-56页 |
| 5.3.1 目标函数与约束函数显式化 | 第53页 |
| 5.3.2 响应面置信区间半径的修改 | 第53页 |
| 5.3.3 响应面拟合半径的修改 | 第53-54页 |
| 5.3.4 MATLAB优化工具箱 | 第54页 |
| 5.3.5 优化流程图 | 第54页 |
| 5.3.6 软件用户界面 | 第54-56页 |
| 5.4 优化算例 | 第56-67页 |
| 5.4.1 目标函数显式化 | 第57-58页 |
| 5.4.2 约束函数显式化 | 第58-60页 |
| 5.4.3 目标函数与约束函数响应面拟合精度检验 | 第60-63页 |
| 5.4.4 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63-67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