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本文研究流程 | 第19-20页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2.1 研究区选取 | 第20-21页 |
2.2 资料 | 第21-22页 |
2.2.1 CRU格点气温资料 | 第21-22页 |
2.2.2 ERA-40资料 | 第22页 |
2.2.3 北半球大气环流因子资料及实况海温资料 | 第22页 |
2.3 方法 | 第22-28页 |
2.3.1 标准化均方根误差 | 第22-23页 |
2.3.2 相关系数 | 第23-24页 |
2.3.3 M-K突变检验 | 第24页 |
2.3.4 克里金插值 | 第24-25页 |
2.3.5 北半球部分大气环流因子 | 第25-27页 |
2.3.6 气候数值模拟 | 第27-28页 |
第3章 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变化及其主要影响环流因子实测资料分析 | 第28-52页 |
3.1 亚洲中纬度干旱区空间分区 | 第28-29页 |
3.2 百年来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变化特征 | 第29-33页 |
3.2.1 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 第29-31页 |
3.2.2 两次主要全球变暖过程中亚洲中纬度干旱区各区域气温变化特征 | 第31-33页 |
3.3 影响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变化的环流因子 | 第33-34页 |
3.3.1 影响环流因子 | 第33页 |
3.3.2 主要影响环流因子遴选与确定 | 第33-34页 |
3.4 主要环流因子与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时空关联特征 | 第34-49页 |
3.4.1 北半球极涡与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变化的时空关联性 | 第34-40页 |
3.4.2 欧亚经纬向环流与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变化的时空关联特征 | 第40-45页 |
3.4.3 西太平洋副高与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变化的时空关联特征 | 第45-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第4章 NCAR CAM3对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候变化数值模拟及检验 | 第52-64页 |
4.1 NCAR CAM3全球气候模式介绍 | 第52-55页 |
4.1.1 NCAR CAM3发展历史及其动力框架的改进 | 第52-54页 |
4.1.2 NCAR CAM3物理过程及其参数化方案改进 | 第54页 |
4.1.3 NCAR CAM3中的海洋模型 | 第54页 |
4.1.4 海冰热力学 | 第54-55页 |
4.2 控制试验模拟方案及试验过程 | 第55-56页 |
4.3 北半球500hPa等压面位势高度场检验 | 第56-59页 |
4.4 亚洲中纬度干早区气温变化检验 | 第59-63页 |
4.4.1 整个区域气温变化模拟效果检验 | 第59-62页 |
4.4.2 各子区域模拟年气温相关性分析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北半球极涡及欧亚环流对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64-74页 |
5.1 百年来北半球极涡变化对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65-69页 |
5.1.1 北半球环流指数的计算及检验 | 第65页 |
5.1.2 百年来北半球极涡中心位置年变化及其对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影响分析 | 第65-68页 |
5.1.3 百年来亚洲区极涡面积年变化及其对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影响分析 | 第68-69页 |
5.2 百年来欧亚环流变化对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69-72页 |
5.2.1 欧亚经纬向环流指数计算及检验 | 第69-70页 |
5.2.2 百年来欧亚经纬向环流变化及其对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影响分析 | 第70-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6章 西太平副热带高压对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74-85页 |
6.1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各环流指数的计算及检验 | 第75-76页 |
6.2 百年来年西太平洋副高面积变化及其对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影响分析 | 第76-79页 |
6.3 百年来西太平洋副高北界位置变化及其对亚洲中纬度干早区气温影响分析 | 第79-81页 |
6.4 百年来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变化及其对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影响分析 | 第81-8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7章 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变化对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85-101页 |
7.1 亚洲中纬度干旱区年平均气温对赤道中东太平洋冬季海温异常响应的数值试验 | 第85-91页 |
7.1.1 方案设计 | 第85页 |
7.1.2 结果分析 | 第85-91页 |
7.2 亚洲中纬度干旱区年平均气温对赤道中东太平洋春季海温异常响应的数值试验 | 第91-96页 |
7.2.1 方案设计 | 第91页 |
7.2.2 结果分析 | 第91-96页 |
7.3 百年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冬春季海温的变化及其对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的影响 | 第96-99页 |
7.3.1 百年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冬季海温变化及其对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的影响 | 第96-98页 |
7.3.2 百年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春季海温变化及其对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温的影响 | 第98-99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8章 总结与讨论 | 第101-105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101-103页 |
8.2 特色与创新点 | 第103页 |
8.3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