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研究进展 | 第12-22页 |
1.1 病原学 | 第12-17页 |
1.1.1 PRRSV的分类地位及理化特性 | 第12-13页 |
1.1.2 PRRSV的细胞培养 | 第13-14页 |
1.1.3 PRRSV基因组编码蛋白及其功能 | 第14-16页 |
1.1.4 PRRSV遗传变异 | 第16-17页 |
1.2 PRRS的流行病学 | 第17-18页 |
1.3 PRRS的症状及病理变化 | 第18-19页 |
1.3.1 PRRS的临床症状 | 第18-19页 |
1.3.2 PRRS的病理变化 | 第19页 |
1.4 PRRSV免疫学反应 | 第19-20页 |
1.4.1 体液免疫反应 | 第19-20页 |
1.4.2 细胞免疫反应 | 第20页 |
1.5 PRRSV的致病机制 | 第20页 |
1.6 PRRSV的预防及控制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细胞凋亡 | 第22-26页 |
2.1 PRRSV诱导细胞凋亡 | 第22-23页 |
2.2 PRRSV GP5与细胞凋亡 | 第23-24页 |
2.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表达PRRSV GP5重组质粒的构建与稳转细胞系的筛选与鉴定 | 第26-47页 |
3.1 材料 | 第26-37页 |
3.1.1 细胞及PRRSV毒株 | 第26页 |
3.1.2 试剂及耗材 | 第26页 |
3.1.3 质粒及受体菌 | 第26-27页 |
3.1.4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7-28页 |
3.1.5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28页 |
3.1.6 Marc-145细胞的复苏、培养与冻存 | 第28页 |
3.1.7 PRRSV的扩繁 | 第28页 |
3.1.8 病毒滴度的测定 | 第28-29页 |
3.1.9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 第29页 |
3.1.10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29-31页 |
3.1.11 重组慢病毒的获得 | 第31-32页 |
3.1.12 嘌呤霉素(puromycin)最佳筛选浓度确定 | 第32页 |
3.1.13 稳定表达PRRSV GP5细胞的筛选 | 第32页 |
3.1.14 稳定表达PRRSV GP5细胞的鉴定 | 第32-33页 |
3.1.15 CCK-8 法检测细胞的增殖 | 第33页 |
3.1.16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第33-34页 |
3.1.17 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病毒的结合和复制 | 第34页 |
3.1.18 GP5的亚细胞定位 | 第34页 |
3.1.1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4-36页 |
3.1.20 ELISA检测IFN-2 | 第36页 |
3.1.21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第36-37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7页 |
3.2.1 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37页 |
3.2.2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37-38页 |
3.2.3 稳定表达PRRSV GP5细胞的筛选与鉴定 | 第38-39页 |
3.2.4 GP5表达对细胞生长影响的检测 | 第39-40页 |
3.2.5 GP5表达对细胞凋亡影响的检测 | 第40-41页 |
3.2.6 GP5表达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影响 | 第41-43页 |
3.2.7 GP5的表达对PRRSV吸附的影响 | 第43页 |
3.2.8 GP5的表达对IFN-8 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9 siRNA敲低IFN-9 对PRRSV感染细胞的影响 | 第44-45页 |
3.2.10 TCID50和Western blot检测PRRSV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缩略语与中英文对照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