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追逐竞驶概述 | 第10-14页 |
(一) 入罪理由概述 | 第10-12页 |
1、追逐竞驶行为频发,社会危害性大 | 第10页 |
2、刑法对该类行为存在立法空白 | 第10-11页 |
3、风险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11页 |
4、对国外立法的合理借鉴 | 第11-12页 |
(二) 追逐竞驶型危险驾驶罪的司法实践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12-14页 |
1、司法实践现状 | 第12-13页 |
2、原因分析 | 第13-14页 |
二、追逐竞驶含义的具体界定 | 第14-16页 |
(一) 关于追逐竞驶含义的学术争鸣 | 第14-15页 |
(二) 对追逐竞驶的具体界定 | 第15-16页 |
三、追逐竞驶的构成特征分析 | 第16-20页 |
(一) 追逐竞驶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 第16页 |
(二) 行为人实施追逐竞驶行为的工具是机动车 | 第16-17页 |
(三) 追逐竞驶发生的空间范围是在"道路"上 | 第17-18页 |
(四) 行为人故意实施了追逐竞驶行为 | 第18-19页 |
(五) 追逐竞驶行为达到了情节恶劣的程度 | 第19页 |
(六) 追逐竞驶型危险驾驶罪要求没有发生实害结果 | 第19-20页 |
四、追逐竞驶的认定 | 第20-33页 |
(一) 追逐竞驶行为的认定 | 第20-22页 |
1、追逐竞驶与高速、超速行驶不同 | 第20页 |
2、成立追逐竞驶,不要求两人以上 | 第20-21页 |
3、追逐竞驶不同于飙车 | 第21页 |
4、追逐竞驶不要求竞技、追求刺激的主观动机 | 第21-22页 |
5、认定追逐竞驶,须结合多方面情况综合考虑 | 第22页 |
(二) "情节恶劣"的认定 | 第22-27页 |
1、在交通高峰期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 | 第23页 |
2、饮酒后、吸毒后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 | 第23页 |
3、以赌博为目的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 | 第23页 |
4、无证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 | 第23-24页 |
5、国家工作人员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 | 第24页 |
6、驾驶非法改装的机动车追逐竞驶的 | 第24页 |
7、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 | 第24-25页 |
8、有组织、大规模实施追逐竞驶的 | 第25页 |
9、多次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 | 第25-26页 |
10、驾驶不安装号牌、使用伪造变造号牌或遮挡号牌追逐竞驶的 | 第26页 |
11、发生交通事故,尚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 | 第26页 |
12、其它应当认定为情节恶劣的情形 | 第26-27页 |
(三) 追逐竞驶型危险驾驶罪与相关犯罪的联系与区别 | 第27-31页 |
1、追逐竞驶型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联系与区别 | 第27-29页 |
2、追逐竞驶型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联系与区别 | 第29-31页 |
(四) 追逐竞驶型危险驾驶罪的共犯认定问题 | 第31-33页 |
五、追逐竞驶型危险驾驶罪的立法完善 | 第33-37页 |
(一) 追逐竞驶型危险驾驶罪存在的缺陷 | 第33-35页 |
1、法定刑的设置难以确定追诉时效 | 第33页 |
2、法定刑的设置不能适用逮捕措施和累犯制度 | 第33-34页 |
3、法定刑设置偏低,量刑档次单一 | 第34-35页 |
(二) 追逐竞驶型危险驾驶罪的完善路径 | 第35-37页 |
1、提高法定刑设置 | 第35页 |
2、增设资格刑 | 第35-36页 |
3、增加量刑档次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