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一、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概述 | 第9-12页 |
| (一)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一般理论 | 第9-11页 |
| (二) 我国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行为的立法概况 | 第11-12页 |
| 二、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主体的界定 | 第12-16页 |
| (一) 证券、期货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界定 | 第12-13页 |
| (二) 非法获取证券、期货内幕信息人员的界定 | 第13-15页 |
| (三) 不同主体举证责任的差异 | 第15-16页 |
| 三、本罪中“内幕信息”之界定 | 第16-22页 |
| (一) 内幕信息的特征 | 第16页 |
| (二) 内幕交易敏感期的判定 | 第16-19页 |
| (三) 相关交易行为明显异常的认定 | 第19-22页 |
| 四、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行为方式的认定 | 第22-26页 |
| (一) 内幕交易行为的认定 | 第22页 |
| (二) 泄露内幕信息行为的认定 | 第22-23页 |
| (三) 明示或暗示他人从事内幕交易行为的认定 | 第23-24页 |
| (四) “利用”内幕信息不是构成本罪的要件 | 第24-25页 |
| (五) 本罪不能由不作为犯构成 | 第25-26页 |
| 五、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犯罪与其他证券犯罪行为的区别 | 第26-28页 |
| (一)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与本罪的区别 | 第26页 |
| (二)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与本罪的区别 | 第26-27页 |
| (三) 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与本罪的区别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 后记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