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2.3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6-28页 |
2.1 关于负面营销事件的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2.1.1 负面营销事件的内涵和外延 | 第16页 |
2.1.2 负面营销事件研究的现状 | 第16-18页 |
2.1.3 负面营销事件的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2.2 关于消费者抵制行为的研究 | 第19-21页 |
2.2.1 消费者抵制行为的基础性研究 | 第19-20页 |
2.2.2 消费者抵制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3 社会两难理论 | 第21-24页 |
2.3.1 社会两难理论的内涵 | 第21-22页 |
2.3.2 社会两难的基础性研究 | 第22页 |
2.3.3 对于合作行为有影响的因素 | 第22-24页 |
2.4 品牌关系质量 | 第24-26页 |
2.4.1 品牌关系质量内涵 | 第24页 |
2.4.2 品牌关系质量维度研究 | 第24-25页 |
2.4.3 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作用 | 第25-26页 |
2.5 社会价值取向 | 第26-27页 |
2.5.1 社会价值取向内涵 | 第26页 |
2.5.2 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内涵 | 第26-27页 |
2.6 感知效能 | 第27-28页 |
2.6.1 社会两难情境下的关于感知效能的相关研究 | 第27-28页 |
3 模型构建与理论假设 | 第28-40页 |
3.1 模型的理论推导过程与实践基础 | 第28-29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9-31页 |
3.3 问卷的设计 | 第31-32页 |
3.3.1 事件介绍 | 第31-32页 |
3.4 研究中的相关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以及测量介绍 | 第32-34页 |
3.4.1 涉及的相关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 第32页 |
3.4.2 相关变量的测量 | 第32-34页 |
3.5 前测试 | 第34-38页 |
3.5.1 信度分析 | 第34-35页 |
3.5.2 效度分析 | 第35-38页 |
3.6 数据收集与处理介绍 | 第38-40页 |
4 数据的分析 | 第40-50页 |
4.1 样本解释 | 第40-42页 |
4.1.1 量表的信度检验分析 | 第40-42页 |
4.2 效度验证 | 第42-44页 |
4.2.1 PVO的效度检验 | 第43页 |
4.2.2 PE的效度检验 | 第43页 |
4.2.3 BI的效度检验 | 第43-44页 |
4.2.4 BRQ的效度测量 | 第44页 |
4.2.5 SE的效度检测 | 第44页 |
4.3 区分效度的检验 | 第44-45页 |
4.5 整体模型分析以及假设验证 | 第45-50页 |
4.5.1 整体的框架模型检验 | 第45-46页 |
4.5.2 假设检验 | 第46-5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50-58页 |
5.1 模型修正 | 第50-51页 |
5.2 模型相关系数分析 | 第51-52页 |
5.3 研究结论 | 第52-58页 |
5.3.1 研究结果 | 第52-53页 |
5.3.2 研究贡献 | 第53-55页 |
5.3.4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5-56页 |
5.3.5 研究的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