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现状及培养研究--以A大学教育学专业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2-25页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文献综述第13-21页
    三、理论基础第21-24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4-25页
第一章 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的概述第25-42页
    第一节 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的涵义第25-39页
        一、文科研究生第25页
        二、问题意识第25-29页
            (一)问题意识的内涵分析第25-27页
            (二)问题意识的维度分析第27-28页
            (三)问题意识的形态分析第28-29页
        三、文科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第29-35页
            (一)文科的学科特点:复杂性第29-30页
            (二)文科研究生的研究品质:人文情怀第30-35页
            (三)文科研究生的思考方式:海绵式与淘金式第35页
        四、人才培养模式第35-39页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第35-36页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第36-37页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第37-39页
    第二节 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第39-42页
        一、问题意识是创造力的前提和基础第39页
        二、问题意识是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第39-40页
        三、问题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科研水平的高低第40页
        四、问题意识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第40-42页
第二章 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的调查状况与结果分析第42-53页
    第一节 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现状第42-44页
        一、调研设计第42-43页
            (一)调研思路第42-43页
            (二)改进建议第43页
        二、问卷调研第43页
            (一)问卷的设计第43页
            (二)问卷的发放第43页
        三、访谈调研第43-44页
            (一)访谈内容的设计第43页
            (二)访谈对象的选择第43-44页
    第二节 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的调查结果分析第44-53页
        一、问卷分析第44-50页
            (一)问卷回收的基本情况第44页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第44页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第44-50页
        二、访谈分析第50-53页
            (一)访谈调研的基本情况第50页
            (二)访谈调研的结论第50-53页
第三章 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欠缺的归因分析第53-65页
    第一节 问题意识缺失的内部原因分析第53-57页
        一、女性消极的自我意识影响第53-54页
        二、研究生自身缺乏学习的动机第54页
        三、研究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存在不足第54-57页
            (一)跨专业研究生基础不扎实第54-55页
            (二)非跨专业研究生知识广度、深度不足第55页
            (三)研究生本身的学习方法不甚科学第55-56页
            (四)研究生自身经验的困乏第56-57页
    第二节 问题意识缺乏的外部因素分析第57-65页
        一、传统文化与社会环境因素第57-61页
            (一)传统文化:强调稳定,贬抑变化第57-58页
            (二)社会风气:诚的失落,利的驱使第58-60页
            (三)角色期待:标准不一第60-61页
        二、学校教育因素第61-64页
            (一)中小学教育阶段:先天发育不良第61页
            (二)高等教育阶段:后天发展畸形第61-64页
        三、家庭环境因素第64-65页
第四章 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路径探索第65-84页
    第一节 个人层面第65-73页
        一、关键意识:实现自我教育第65-67页
        二、重要源泉:重拾经典阅读第67-72页
        三、实践超越:着力思考前行第72-73页
    第二节 导师层面第73-78页
        一、营造悦纳场域:包容、独立和对话第73-75页
        二、重构课堂教学:走向问题性教学第75-76页
        三、制定定时例会:不可或缺的补给第76-78页
    第三节 学校层面第78-84页
        一、秉持探究育人的教育理念第78-81页
            (一)探究育人理念的解读第79页
            (二)探究育人理念的特征第79-80页
            (三)探究育人理念的实施第80-81页
        二、优化软硬件学术研究环境第81-84页
            (一)构建具有学术研究的软环境第81-82页
            (二)优化学术研究的硬环境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一 调查问卷第88-96页
附录二 访谈提纲第96-97页
附录三 访谈资料第97-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500千伏临海变电站扩建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下一篇:唐宋时期柳宗元在柳州的神化与神话:从“民间之神”走向“官方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