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超薄切割片概述 | 第11-12页 |
1.1.1 超薄树脂切割片 | 第11页 |
1.1.2 超薄金刚石切割片 | 第11-12页 |
1.2 高熵合金 | 第12-16页 |
1.2.1 高熵合金的概念 | 第12-13页 |
1.2.2 高熵合金的热力学理论依据及固溶理论 | 第13-15页 |
1.2.3 高熵合金的特点及优势 | 第15-16页 |
1.2.4 高熵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 第16页 |
1.3 机械合金化与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高熵合金 | 第16-18页 |
1.3.1 机械合金化技术 | 第16-17页 |
1.3.2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高熵合金 | 第17-18页 |
1.4 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9-29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19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19-20页 |
2.3 实验方法及原理 | 第20-29页 |
2.3.1 高熵合金设计的原则及选取 | 第20-21页 |
2.3.2 高熵合金的可行性计算 | 第21-23页 |
2.3.3 机械合金化制备高熵合金粉末 | 第23页 |
2.3.4 放电等离子烧结法 | 第23-25页 |
2.3.5 热压烧结法 | 第25-26页 |
2.3.6 物相分析 | 第26-27页 |
2.3.7 微观结构观察 | 第27页 |
2.3.8 维氏硬度测试 | 第27页 |
2.3.9 三点弯曲抗折强度测试 | 第27-29页 |
第3章 多主元高熵合金的配方设计与优化 | 第29-47页 |
3.1 不同组元数的五元、六元、七元高熵合金 | 第29-35页 |
3.1.1 MA制备HEA(1)、HEA(2)、HEA(3)的物相分析 | 第29-30页 |
3.1.2 HEA(1)、HEA(2)、HEA(3)SPS烧结温度的测定 | 第30-31页 |
3.1.3 HEA(1)、HEA(2)、HEA(3)块体的物相分析 | 第31-32页 |
3.1.4 HEA(1)、HEA(2)、HEA(3)块体的微观结构 | 第32页 |
3.1.5 HEA(1)、HEA(2)、HEA(3)块体的EDS测试 | 第32-34页 |
3.1.6 HEA(1)、HEA(2)、HEA(3)块体的性能 | 第34-35页 |
3.2 含不同Al原子摩尔数的高熵合金的SPS制备 | 第35-40页 |
3.2.1 MA制备HEA(4)、HEA(2)、HEA(5)的物相分析 | 第35-36页 |
3.2.2 HEA(4)、HEA(2)、HEA(5)SPS烧结温度的测定 | 第36页 |
3.2.3 HEA(4)、HEA(2)、HEA(5)块体的物相分析 | 第36-37页 |
3.2.4 HEA(4)、HEA(2)、HEA(5)块体的微观结构 | 第37-38页 |
3.2.5 HEA(4)和HEA(5)块体的EDS测试 | 第38-39页 |
3.2.6 HEA(4)、HEA(2)、HEA(5)块体的性能 | 第39-40页 |
3.3 含不同Zn原子摩尔数的高熵合金的制备 | 第40-45页 |
3.3.1 MA制备HEA(6)、HEA(2)、HEA(7)的物相分析 | 第40-41页 |
3.3.2 HEA(6)、HEA(2)、HEA(7)SPS烧结温度的测定 | 第41-42页 |
3.3.3 HEA(6)、HEA(2)、HEA(7)块体的物相分析 | 第42-43页 |
3.3.4 HEA(6)、HEA(2)、HEA(7)块体的微观结构 | 第43页 |
3.3.5 HEA(6)和HEA(7)块体的EDS测试 | 第43-44页 |
3.3.6 HEA(6)、HEA(2)、HEA(7)块体的性能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多主元高熵合金的热压烧结 | 第47-67页 |
4.1 高熵合金T1103A&T1103B及其SPS与HPS过程 | 第47-55页 |
4.1.1 MA制备T1103A与T1103B的物相分析 | 第47-49页 |
4.1.2 T1103A与T1103B SPS烧结温度的测定 | 第49-50页 |
4.1.3 T1103A与T1103B块体的物相及性能 | 第50-52页 |
4.1.4 HPS制备T1103A与T1103B的物相分析 | 第52-54页 |
4.1.5 HPS制备T1103A与T1103B的断口微观形貌观察 | 第54-55页 |
4.1.6 HPS制备T1103A与T1103B块体的性能 | 第55页 |
4.2 添加烧结助剂Cu-Sn和Al后的热压烧结 | 第55-62页 |
4.2.1 样品性能测 | 第56-59页 |
4.2.2 试样断口微观形貌观察 | 第59-62页 |
4.3 添加金刚石后的热压烧结 | 第62-65页 |
4.3.1 样品性能测试 | 第63-64页 |
4.3.2 试样断口微观形貌观察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低烧结温度的高熵合金 | 第67-83页 |
5.1 低熔点元素组成的高熵合金 | 第67-74页 |
5.1.1 MA制备HEA(8)、HEA(9)、HEA(10)、HEA(11)的物相分析 | 第68-69页 |
5.1.2 HEA(8)、HEA(9)、HEA(10)、HEA(11)SPS烧结温度的测定 | 第69页 |
5.1.3 HEA(8)、HEA(9)、HEA(10)、HEA(11)块体的物相 | 第69-70页 |
5.1.4 HEA(8)块体的溢出物物相 | 第70-71页 |
5.1.5 溢出物的扫描分析和能谱测试 | 第71-74页 |
5.2 由溢出物设计的高熵合金HEA(12)和HEA(13) | 第74-81页 |
5.2.1 MA制备HEA(12)和HEA(13)的物相分析 | 第74-75页 |
5.2.2 HEA(12)和HEA(13)SPS烧结温度的测定 | 第75-76页 |
5.2.3 HEA(12)和HEA(13)块体的物相 | 第76-77页 |
5.2.4 HEA(12)和HEA(13)块体的微观形貌观察 | 第77-78页 |
5.2.5 HEA(12)和HEA(13)块体的EDS测试 | 第78-80页 |
5.2.6 HEA(12)和HEA(13)块体的性能 | 第80-8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