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控制及其工程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页
    1.2 太阳能发电系统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太阳能独立发电系统第9-10页
        1.2.2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第10-11页
        1.2.3 混合型太阳能发电系统第11页
    1.3 光伏并网逆变器分类第11-13页
        1.3.1 工频隔离型发电系统第11-12页
        1.3.2 高频隔离型发电系统第12页
        1.3.3 高频不隔离型发电系统第12-13页
    1.4 光伏发电系统研究重点第13-14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技术研究第15-26页
    2.1 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第15-18页
    2.2 BOOST电路实现最大功率跟踪原理第18-19页
    2.3 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及方法第19-22页
        2.3.1 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第19-20页
        2.3.2 MPPT方法及介绍第20-22页
    2.4 光伏电池仿真分析第22-24页
    2.5 BOOST电路最大功率跟踪仿真第24-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光伏逆变器的并网设计与控制第26-41页
    3.1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工作原理及调制方法第26-27页
    3.2 光伏并网三相逆变器的数学建模第27-29页
    3.3 光伏并网控制系统的控制第29-37页
        3.3.1 三相光伏并网控制系统第29-30页
        3.3.2 电流内环设计第30-35页
        3.3.3 电压外环设计第35-36页
        3.3.4 锁相环第36-37页
    3.4 光伏并网控制系统的仿真第37-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沧州预设工程的计算第41-53页
    4.1 沧州工程简介及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简介第41-42页
    4.2 方案设计第42-43页
        4.2.1 设计原则第42页
        4.2.2 系统选型设计第42页
        4.2.3 系统原理图第42-43页
    4.3 主要设备的选型说明第43-44页
        4.3.1 电池组件第43页
        4.3.2 并网逆变器第43-44页
    4.4 发电量估算及减排效益第44-51页
        4.4.1 最佳的方位角第45-46页
        4.4.2 计算日辐射量第46-48页
        4.4.3 日发电量和年发电量的计算第48-51页
    4.5 初期投资及效益第51-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市社会旅馆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下一篇:甘孜州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及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