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矿业、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

胶结型汞矿渣力学特性及本构关系研究

作者简历第7-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0页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第17-19页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第19-25页
        1.2.1 胶结型矿渣研究现状第19-20页
        1.2.2 粗粒土室内三轴试验研究现状第20-21页
        1.2.3 岩土本构关系研究现状第21-23页
        1.2.4 CT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23-24页
        1.2.5 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24-25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第25-30页
        1.3.1 研究内容第25-27页
        1.3.2 技术路线第27-28页
        1.3.3 论文创新点第28-30页
第二章 胶结型汞矿渣组构与物理性质第30-69页
    2.1 引言第30-31页
    2.2 胶结型汞矿渣物质组成第31-39页
        2.2.1 废弃矿渣第31-33页
        2.2.2 尾矿渣第33-37页
        2.2.3 胶结物第37-39页
    2.3 胶结型汞矿渣结构与类型第39-54页
        2.3.1 胶结物特点与状态第39-46页
        2.3.2 胶结类型第46-52页
        2.3.3 基于CT扫描的典型类型胶结型汞矿渣结构第52-54页
    2.4 胶结型汞矿渣物理性质第54-67页
        2.4.1 废弃矿渣(母岩)物理性质第54-58页
        2.4.2 炉灰的物理性质第58-59页
        2.4.3 胶结型汞矿渣堆硬化“壳”渗透特性第59-63页
        2.4.4 典型类型胶结型汞矿渣基本物理参数第63-65页
        2.4.5 胶结型汞矿渣典型赋存状态第65-67页
    2.5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三章 胶结型汞矿渣力学特性第69-98页
    3.1 废弃矿渣力学性质探讨第69-70页
    3.2 炉灰层力学性质第70-72页
    3.3 基于单轴CT试验的典型类型胶结型汞矿渣力学特性第72-78页
        3.3.1 试验系统简介第72-73页
        3.3.2 试验方案第73-74页
        3.3.3 胶结结构单轴压缩破坏的过程分析第74-78页
    3.4 基于粗粒土三轴试验的典型赋存状态下胶结型汞矿渣力学特性第78-96页
        3.4.1 试验系统简介第78-79页
        3.4.2 三轴试验基本原理第79-81页
        3.4.3 三轴试验方案与步骤第81-84页
        3.4.4 典型赋存状态下胶结型汞矿渣强度参数分析第84-89页
        3.4.5 典型赋存状态下胶结型汞矿渣动静变形参数分析第89-96页
    3.5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四章 胶结型汞矿渣本构模型第98-121页
    4.1 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第98-102页
        4.1.1 研究现状第98-99页
        4.1.2 三种常见粗粒土本构模型第99-102页
    4.2 胶结型汞矿常用模型适用性分析及改进模型第102-112页
        4.2.1 模型适用性分析第102-108页
        4.2.2 邓肯-张模型的改进第108-112页
    4.3 改进模型验证分析第112-117页
        4.3.1 模型假设条件的验证第112-115页
        4.3.2 模型效果的验证第115-117页
    4.4 改进模型特征分析第117-120页
    4.5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五章 胶结型汞矿渣力学特性的离散元模拟第121-140页
    5.1 数值模拟方法简介第121页
    5.2 PFC的基本假设第121-122页
    5.3 PFC的计算原理和接触模型第122-128页
        5.3.1 力-位移定律第122-124页
        5.3.2 运动定律第124-125页
        5.3.3 PFC的接触模型第125-127页
        5.3.4 边界条件第127页
        5.3.5 时间步长第127-128页
    5.4 建模分析第128-132页
        5.4.1 均匀颗粒生成第129-130页
        5.4.2 不规则颗粒生成第130-132页
    5.5 胶结汞矿渣数值试验第132-138页
        5.5.1 数值模型建立第132-133页
        5.5.2 细观参数标定第133-134页
        5.5.3 荷载作用下矿渣的结构损伤第134-138页
    5.6 本章小结第138-140页
第六章 胶结型汞矿渣堆稳定性研究第140-154页
    6.1 FLAC3D本构模型二次开发第140-144页
        6.1.1 本构关系增量表达式第140-142页
        6.1.2 开发流程及其关键代码第142-143页
        6.1.3 模型调试与验证第143-144页
    6.2 工程实例验证第144-152页
        6.2.1 工程实例概况第144-145页
        6.2.2 堆积体变形机理分析第145-147页
        6.2.3 堆积体变形演化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第147-152页
    6.3 本章小结第152-15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54-157页
    7.1 结论第154-155页
    7.2 展望第155-157页
致谢第157-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峡水库万州区库岸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下一篇:单体滑坡灾害风险评价与预警预报--以万州区塘角1号滑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