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2页 |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3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公共财政的理论分析 | 第14-18页 |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和目标 | 第14-15页 |
(一) 内涵 | 第14页 |
(二) 目标 | 第14-15页 |
二、公共财政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系 | 第15-18页 |
(一)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府职责定位 | 第15-16页 |
(二) 公共财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江苏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财政政策实践 | 第18-28页 |
一、江苏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概况 | 第18-21页 |
(一) 江苏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阶段分析 | 第18-19页 |
(二) 江苏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思路 | 第19-21页 |
二、江苏财政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采取的政策措施 | 第21-28页 |
(一) 对县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逐年加大 | 第21-22页 |
(二) 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行 | 第22-23页 |
(三)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稳步推进 | 第23-24页 |
(四) 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 | 第24-25页 |
(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入正轨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江苏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财政问题分析 | 第28-36页 |
一、政府财力增长难以对接农村需求 | 第28-30页 |
(一) 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将常态化 | 第28页 |
(二) 地区间财政收入和质量差距明显 | 第28-30页 |
(三) 苏北及部分苏中地区经济薄弱县自我保障能力弱 | 第30页 |
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小标准低 | 第30-31页 |
(一) 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大 | 第30页 |
(二) 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涵盖范围不一 | 第30-31页 |
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府债务风险 | 第31-32页 |
(一)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 | 第31-32页 |
(二) 政府承担的债务性风险显著增加 | 第32页 |
四、城镇化进程中成本分担机制不明 | 第32-34页 |
(一) 人口流入地政府缺乏积极性 | 第33页 |
(二) 农民市民化后企业缺乏动力 | 第33页 |
(三) 生活成本压力降低流动人口落户意愿 | 第33-34页 |
五、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 | 第34-36页 |
(一) 投入渠道存在分割重复现象 | 第34页 |
(二) 部分支农专项资金亟待调整 | 第34页 |
(三) 考核评价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江苏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财政政策变革 | 第36-44页 |
一、总体设想 | 第36页 |
二、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一) 科学规划,加大投入 | 第36页 |
(二) 以人为本,突出重点 | 第36页 |
(三) 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 第36页 |
(四) 完善机制,提高效益 | 第36-37页 |
三、政策措施 | 第37-44页 |
(一) 规范政府上下级财力分配关系 | 第37-38页 |
(二) 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38-39页 |
(三) 持续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 | 第39-40页 |
(四)发挥小城镇建设的集聚带动作用 | 第40-41页 |
(五)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 第41-42页 |
(六) 多措并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