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8页 |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遇到的问题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2 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 第18-19页 |
1.5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5.1 研究框架 | 第19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6 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发展现状 | 第22-42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2.1.1 建筑业 | 第22页 |
2.1.2 偏离-份额法 | 第22页 |
2.1.3 竞争力 | 第22-23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3-26页 |
2.2.1 偏离-份额理论 | 第23页 |
2.2.2 区位商理论 | 第23-25页 |
2.2.3 竞争力理论 | 第25-26页 |
2.3 东北三省建筑业发展现状 | 第26-42页 |
2.3.1 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 | 第26-35页 |
2.3.2 东北三省建筑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 第35-42页 |
第三章 基于偏离-份额的东北三省建筑业各行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42-54页 |
3.1 分析原则 | 第42-45页 |
3.2 模型和数据来源 | 第45-46页 |
3.3 辽宁省建筑业各行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46-48页 |
3.3.1 辽宁省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47页 |
3.3.2 辽宁省建筑安装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47-48页 |
3.3.3 辽宁省建筑装饰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48页 |
3.3.4 辽宁省其他建筑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48页 |
3.4 吉林省建筑业各行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48-49页 |
3.4.1 吉林省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48-49页 |
3.4.2 吉林省建筑安装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49页 |
3.4.3 吉林省建筑装饰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49页 |
3.4.4 吉林省其他建筑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49页 |
3.5 黑龙江省建筑业各行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49-51页 |
3.5.1 黑龙江省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50-51页 |
3.5.2 黑龙江省建筑安装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51页 |
3.5.3 黑龙江省建筑装饰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51页 |
3.5.4 黑龙江省其他建筑业偏离-份额分析 | 第51页 |
3.6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第四章 东北三省建筑业整体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54-60页 |
4.1 模型和数据来源 | 第54-55页 |
4.2 东北三省建筑业生产总值比较 | 第55页 |
4.3 东北三省建筑业区位商计算分析 | 第55-56页 |
4.4 东北三省建筑业偏离-份额计算 | 第56-58页 |
4.4.1 东北三省建筑业总偏离分量比较 | 第56-57页 |
4.4.2 东北三省建筑业结构偏离分量比较 | 第57页 |
4.4.3 东北三省建筑业竞争力偏离分量比较 | 第57-58页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第五章 东北三省建筑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第60-64页 |
5.1 政府层面对策建议 | 第60-62页 |
5.2 企业层面对策建议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