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温州市瓯海区涉苯企业职业病防治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第9页
    1.3 研究意义第9-10页
    1.4 职业卫生相关公共管理学理论第10-12页
        1.4.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第10页
        1.4.2 责任政府理论第10-11页
        1.4.3 效益联系者理论第11页
        1.4.4 公共产品理论第11-12页
    1.5 基本思路第12-14页
        1.5.1 职业病防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第12页
        1.5.2 职业病防治是创建责任政府的基本要求第12-13页
        1.5.3 职业病防治是多个利益群体的共同愿望第13-1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4-18页
    2.1 研究对象第14页
    2.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2.2.1 现场调查内容第14页
        2.2.2 工作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以及从业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第14-15页
    2.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2.3.1 文献复习第15页
        2.3.2 咨询专家第15页
        2.3.3 问卷调查第15页
        2.3.4 体检数据的收集第15页
        2.3.5 作业场所苯浓度检测第15-16页
    2.4 质量控制第16-18页
        2.4.1 实验的设计第16页
        2.4.2 调查的实施第16页
        2.4.3 数据的整理第16页
        2.4.4 可行性和依从性第16-18页
3 研究结果第18-29页
    3.1 被调查的企业情况第18-20页
        3.1.1 企业的基础信息第18页
        3.1.2 接苯员工基本情况第18-20页
    3.2 职业卫生服务开展的情况第20-24页
        3.2.1 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现况第20-21页
        3.2.2 从业人员在企业接受职业卫生服务的情况第21-22页
        3.2.3 员工个人防护行为第22-23页
        3.2.4 企业用于职业卫生的经费用途分布第23-24页
    3.3 接触苯的健康风险评估第24-26页
        3.3.1 从业人员苯的外暴露浓度的检测及分析第24页
        3.3.2 劳动者的致癌和非致癌的风险评估第24-26页
    3.4 职业健康体检的结果分析第26-29页
        3.4.1 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概况第26页
        3.4.2 检查结果的分析第26-27页
        3.4.3 分析职业健康检查的影响因素第27-29页
4 研究讨论第29-36页
    4.1 辖区苯中毒防控体系第29页
    4.2 涉苯企业和涉苯人员的特征第29-32页
        4.2.1 涉苯企业类型以小型私营为主第29-30页
        4.2.2 职业危害因素具有行业聚集性第30-31页
        4.2.3 从事接苯作业的多为男性,年龄较轻,且大多来自外地第31页
        4.2.4 接苯员工流动性较大第31-32页
    4.3 职业危害因素的现状分析第32-33页
        4.3.1 涉苯作业对劳动者有害,特别是女性工人第32页
        4.3.2 多数企业的车间苯浓度已合格,但仍存问题第32-33页
    4.4 企业职业卫生服务情况第33-36页
        4.4.1 企业职业卫生服务工作普及率较高第33页
        4.4.2 作业工人个人防毒口罩佩戴率太低第33-34页
        4.4.3 作业工人职业病危害因素知晓率较高第34-35页
        4.4.4 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率太低第35页
        4.4.5 职业卫生经费利用效率太低第35-36页
5 对策与建议第36-39页
    5.1 落实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第36页
        5.1.1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健全适合地方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第36页
        5.1.2 提高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的效率第36页
    5.2 探索适合瓯海区的职业卫生服务模式第36-37页
        5.2.1 学习国外的防控经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第36-37页
        5.2.2 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第37页
    5.3 积极开展涉害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第37页
    5.4 寻找含苯生产原料的替代品第37页
    5.5 优化企业的涉苯作业工序第37-38页
    5.6 强化职业卫生防护培训第38-39页
6 经验与不足第39-40页
    6.1 经验第39页
    6.2 不足之处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44页
附表第44-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军长征中若干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性影响的事件研究
下一篇: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华县精准扶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