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基于改进FCM和ANFIS 的蓄电池SOC预测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铅酸蓄电池SOC预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传统预测方法第12-14页
        1.2.2 智能预测方法第14-15页
        1.2.3 复合方法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架构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论文架构第17-18页
第二章 模糊神经网络第18-29页
    2.1 模糊逻辑基础知识第18-22页
        2.1.1 模糊集合及运算第18-19页
        2.1.2 隶属度函数第19-21页
        2.1.3 模糊逻辑规则第21-22页
    2.2 模糊神经网络第22-24页
        2.2.1 模糊推理系统第22-23页
        2.2.2 模糊推理与神经网络的结合第23-24页
    2.3 ANFIS原理第24-28页
        2.3.1 自适应网络第24页
        2.3.2 ANFIS结构第24-26页
        2.3.3 ANFIS混合学习算法第26-28页
    2.4 模糊聚类第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和ANFIS学习算法的改进第29-40页
    3.1 模糊C均值算法第29-32页
    3.2 基于SCM的FCM改进算法第32-35页
        3.2.1 SCM初始化聚类中心第32-33页
        3.2.2 密度函数对样本加权第33-34页
        3.2.3 改进FCM算法的实现第34-35页
    3.3 基于共轭梯度法的改进BP算法第35-39页
        3.3.1 改进BP算法简介第35-37页
        3.3.2 基于Fletcher-Reeves Update的改进ANFIS学习算法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基于改进ANFIS的蓄电池SOC建模第40-61页
    4.1 蓄电池模型简介第40-41页
        4.1.1 电化学模型第40页
        4.1.2 等效电路模型第40-41页
        4.1.3 数学模型第41页
    4.2 影响蓄电池SOC的因素以及参数选择第41-43页
    4.3 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第43-50页
        4.3.1 实验对象及仪器设备介绍第43-45页
        4.3.2 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平台第45-47页
        4.3.3 实验安排第47-49页
        4.3.4 影响蓄电池SOC的因素分析第49-50页
    4.4 基于改进ANFIS算法对蓄电池SOC建模第50-54页
        4.4.1 建模流程说明第50-51页
        4.4.2 数据预处理第51-52页
        4.4.3 模糊聚类建立初始FIS第52-53页
        4.4.4 基于Fletcher-Reeves的改进ANFIS学习算法实现第53-54页
    4.5 算法验证第54-60页
        4.5.1 聚类结果分析第54-55页
        4.5.2 基于WSubFcm的ANFIS建模分析第55-57页
        4.5.3 基于Fletcher-Reeves的改进ANFIS算法性能分析第57-59页
        4.5.4 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比第59-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蓄电池SOC实时预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第61-72页
    5.1 功能分析及总体架构第61-62页
    5.2 LabVIEW和MATLAB联合编程第62-64页
        5.2.1 LabVIEW和MATLAB四种联合编程技术第62-63页
        5.2.2 MATLAB Script节点实现混合编程第63-64页
    5.3 LabVIEW访问MySQL数据库第64-66页
        5.3.1 LabVIEW访问数据库的五种方式第64-65页
        5.3.2 LabSQL实现MySQL数据库的访问第65-66页
    5.4 Web端显示界面第66-67页
        5.4.1 界面功能第66页
        5.4.2 实现技术第66-67页
    5.5 平台功能展示与性能分析第67-71页
        5.5.1 功能展示第67-70页
        5.5.2 预测性能第70-71页
    5.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72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偏贫地区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研究--以北海道地区为例
下一篇:Topmetal-Ⅱ~-数字读出测试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