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有为、陈焕章与孔教的制度化建构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绪论 | 第11-18页 |
(一)、问题和思路 | 第11-12页 |
(二)、研究回顾 | 第12-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二、康陈建构制度化孔教的背景和动机 | 第18-43页 |
(一) 社会与文化危机 | 第18-29页 |
1、经济、政治与民生 | 第19-21页 |
2、信仰危险与耶教帝国主义文明的强势入侵 | 第21-23页 |
3、制度化儒学的解体 | 第23-26页 |
4、文化民族主义的勃兴 | 第26-29页 |
(二) 康、陈制度化孔教的动机和可能性分析 | 第29-43页 |
1、以制度化宗教形式对抗耶教并保存“国魂” | 第29-32页 |
2、提振道德、改良政治的现实诉求 | 第32-36页 |
3、康有为的独特个性和宗教精神 | 第36-38页 |
4、儒学的宗教品格 | 第38-43页 |
三、康、陈对孔教的制度化建构 | 第43-78页 |
(一) 康有为判分诸教为“人道教”与“神道教” | 第43-46页 |
(二) 孔教还原——康陈对孔教教义的阐释 | 第46-59页 |
1、对孔子“改制圣王”形象之再造 | 第46-48页 |
2、孔教的理论和教义系统 | 第48-53页 |
3、对孔教教义进行合乎共和精神的阐述 | 第53-59页 |
(三) 孔教的仪式建构 | 第59-66页 |
(四) 孔教会——孔教专职传教人员的组织 | 第66-72页 |
1、孔教会之创立 | 第66-69页 |
2、孔教会之组织与发展 | 第69-72页 |
(五) 对孔教的发扬 | 第72-78页 |
1、教会杂志的创办 | 第72-74页 |
2、孔教国教化的努力 | 第74-76页 |
3、创办孔教大学 | 第76-78页 |
四、制度化孔教的影响略析 | 第78-84页 |
(一) 孔教运动的终结 | 第78-81页 |
(二) 孔教运动的影响 | 第81-84页 |
五、结语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