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南宁市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诸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3 现在研空述评 | 第14-15页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1.4.1 政府采购 | 第15页 |
1.4.2 政府采购监管机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概述 | 第16-18页 |
2.1.1 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16-17页 |
2.1.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或观点 | 第17-18页 |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采购制度的影响 | 第18-19页 |
2.2.1 对政府采购目标原则的影响 | 第18页 |
2.2.2 对政府采购程序的影响 | 第18页 |
2.2.3 对政府采购机构设置的影响 | 第18-19页 |
2.2.4 对政府采购监管制度的影响 | 第19页 |
第三章 我国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的概述 | 第19-25页 |
3.1 政府采购监管的主体和客体 | 第19-20页 |
3.2 政府采购监管的特点 | 第20-21页 |
3.3 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的内容 | 第21-22页 |
3.3.1 内部监管机制 | 第21-22页 |
3.3.2 外部监管机制 | 第22页 |
3.4 政府采购监管的分类 | 第22-25页 |
3.4.1 以政府采购监督检查程序分类 | 第22-23页 |
3.4.2 以监督对象分类 | 第23-25页 |
3.4.3 以监管程序分类 | 第25页 |
第四章 南宁市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的构成 | 第25-29页 |
4.1 南宁市政府采购概述 | 第25-28页 |
4.1.1 南宁市政府采购现状 | 第26-27页 |
4.1.2 南宁市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4.2 南宁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的构成 | 第28-29页 |
4.2.1 监管机构 | 第28页 |
4.2.2 监管方式 | 第28-29页 |
第五章 南宁政府采购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9-38页 |
5.1 政府采购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29-32页 |
5.1.1 政府采购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 | 第30-31页 |
5.1.2 供应商投诉救济制度严重缺失 | 第31-32页 |
5.2 南宁政府采购监管机构设置问题 | 第32-33页 |
5.2.1 采购人约束机制缺失 | 第32-33页 |
5.2.2 行政审批程序缺乏监管 | 第33页 |
5.3 采购预算约束软化 | 第33-34页 |
5.3.1 预算编制滞后 | 第33-34页 |
5.3.2 采购计划控制乏力 | 第34页 |
5.4 采购流程监控不到位 | 第34-37页 |
5.4.1 开标与评标等环节存在的问题 | 第35页 |
5.4.2 采购合同履行问题 | 第35-36页 |
5.4.3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5.5 监督管理主体缺位 | 第37-38页 |
第六章 完善南宁市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的对策 | 第38-49页 |
6.1 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立法 | 第38-39页 |
6.2 强化采购流程监控 | 第39-40页 |
6.2.1 建立政府采购监管法制反馈渠道 | 第39页 |
6.2.2 建立健全监管主体和当事人责任控制机制 | 第39-40页 |
6.3 完善政府采购预算 | 第40-41页 |
6.3.1 加强预算控制 | 第40页 |
6.3.2 完善预算编制 | 第40页 |
6.3.3 提高预算编制可行性 | 第40-41页 |
6.4 完善政府采购的内部监督 | 第41-44页 |
6.4.1 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管 | 第41-42页 |
6.4.2 完善货款结算环节的监管 | 第42-43页 |
6.4.3 完善合同履约的监管 | 第43-44页 |
6.5 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外部监管 | 第44-48页 |
6.5.1 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的监管 | 第44-45页 |
6.5.2 加强纪检检察部门的监管 | 第45-46页 |
6.5.3 加强审计部门的常规监督 | 第46-47页 |
6.5.4 加强财政部门的全程监管 | 第47-48页 |
6.6 推进监管技术创新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