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取向研究--以大理大学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2-23页
    一、选题背景第12-13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一)研究目的第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4-15页
        (一)研究内容第14-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页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5-23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5-20页
        (二)国外研究状况第20-22页
        (三)国内外研究总结第22-23页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取向”的内涵及相关理论第23-28页
    一、关于就业问题第23-24页
    二、就业观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第24-25页
    三、就业取向的构成因素及层次第25-26页
    四、就业观和就业取向的关系第26页
    五、就业观和就业取向对大学生的影响第26-28页
第二章 大理大学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取向现状调查第28-46页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第28-30页
    二、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第30-43页
        (一)就业认知方面第30-32页
        (二)就业理想方面第32-35页
        (三)就业态度方面第35-39页
        (四)就业价值取向方面第39-42页
        (五)就业途径方面第42-43页
    三、大理大学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取向调查现状述评第43-46页
第三章 大理大学大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第46-61页
    一、大理大学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6-52页
        (一)就业意识强烈而能力不足,缺乏就业自信第46-47页
        (二)产生就业焦虑,基层就业观念与地域取向矛盾第47-48页
        (三)重视实践经验锻炼,忽略思想品德修养提升第48-49页
        (四)个人主义意识严重,就业价值功利化第49页
        (五)不了解基层就业政策,择业盲目跟风第49-50页
        (六)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缺乏系统职业规划第50-51页
        (七)怕吃苦、怕失败,创业意识淡薄第51-52页
    二、大理大学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取向存在问题的原因第52-61页
        (一)社会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信心和就业价值观第52-53页
        (二)学校就业教育不完善,不重视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第53-56页
        (三)家庭因素影响孩子的就业心理、选择标准第56-58页
        (四)个人能力不足,缺乏主动就业行动第58-59页
        (五)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薄弱的原因第59-61页
第四章 解决大理大学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取向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第61-70页
    一、国家宏观调控,传播积极价值观,营造良好就业环境第61-63页
        (一)基层就业政策项目化,鼓励大学生参与第61页
        (二)传播积极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就业观第61-62页
        (三)减少同岗待遇差异,增加大学生就业信心第62-63页
    二、学校重视就业教育与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崇高职业理想第63-66页
        (一)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课程的贯穿性和层次化第63-64页
        (二)发挥榜样教育作用,培育艰苦奋斗价值观第64页
        (三)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树立高尚职业理想第64-65页
        (四)加强国家就业政策宣传,增强学生对就业政策了解第65-66页
        (五)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师资队伍建设,辅导形式多样化第66页
    三、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帮助孩子树立正确就业观第66-67页
        (一)改变对孩子就业过高期望第66-67页
        (二)鼓励孩子去基层就业第67页
        (三)关注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帮助孩子理性分析就业第67页
    四、个人提升自身能力,做好职业规划,加强就业行动力第67-70页
        (一)提升自身能力,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和自信第67-68页
        (二)职业分析结合自我分析,正确定位自己就业方向第68页
        (三)积极主动做好职业规划,抓住就业机会第68页
        (四)学校教育结合自我教育,落实于行动上第68-70页
结语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附录第74-80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80-81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具有“傍老”倾向的大学生就业激励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角
下一篇:吉林省某三甲医院脑胶质瘤患者护理评估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