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管理的保障性住房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 第13-17页 |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借鉴 | 第17-25页 |
·保障性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制度 | 第17-19页 |
·保障性住房的定义和内涵 | 第17页 |
·保障性住房的特征 | 第17-18页 |
·保障性住房的制度 | 第18-19页 |
·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 | 第19-25页 |
·公共组织理论 | 第19-20页 |
·社会保障理论 | 第20页 |
·公共品博弈理论 | 第20-22页 |
·公平分配理论 | 第22页 |
·住房过滤理论 | 第22-25页 |
3 国外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及其启示 | 第25-29页 |
·国外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第25-26页 |
·美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25页 |
·英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25-26页 |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26页 |
·国外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借鉴 | 第26-29页 |
4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43页 |
·我国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9-32页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的住房制度 | 第29-30页 |
·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的住房制度发展历程 | 第30-32页 |
·我国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制度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32-39页 |
·我国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制度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我国的廉租住房的制度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我国的公租房的制度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我国城镇住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3页 |
·我国城镇住房改革中的矛盾 | 第39-40页 |
·我国住房体系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 | 第40-41页 |
·现阶段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5 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43-53页 |
·建立完善的决策主体 | 第43-45页 |
·确立政府决策的主导地位 | 第43页 |
·建立良性的工作机制 | 第43-44页 |
·合理地确定保障性住房的广度和深度 | 第44-45页 |
·优化保障性住房的运作机制 | 第45-46页 |
·合理规划土地,保障有效供给 | 第45页 |
·完备资金筹措 | 第45-46页 |
·落实保障性住房的房源供给保障 | 第46页 |
·强化保障性住房的管理体制 | 第46-48页 |
·科学化的准入界定 | 第46-47页 |
·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机制 | 第47-48页 |
·将强相关的配套体制建设 | 第48页 |
·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的制度体系 | 第48-49页 |
·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立法 | 第48页 |
·进一步完善金融财政政策 | 第48-49页 |
·其他对保障性住房制度有益的政策建议 | 第49-53页 |
·对我国居民住房消费观念的正确引导 | 第49-50页 |
·加强社会监督,确保制度的良性运作 | 第50-5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主要结论 | 第53页 |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