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冬性油菜杂种优势群的初步遗传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油菜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 第10页 |
·油菜的变异和遗传分化 | 第10-12页 |
·杂种优势理论 | 第12-15页 |
·杂种优势假说 | 第12-13页 |
·分子标记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 | 第13页 |
·QTL与杂种优势 | 第13-14页 |
·基因差异表达和杂种优势 | 第14-15页 |
·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 | 第15-16页 |
·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划分杂种优势群、构建杂种优势模式的方法 | 第17-18页 |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杂种优势群划分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供试材料 | 第21-22页 |
·方法 | 第22-25页 |
·田间实验 | 第22-23页 |
·取样分析 | 第23页 |
·分子标记 | 第23-24页 |
·田间数据与标记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38页 |
·田间数据分析 | 第25-31页 |
·产量性状分析 | 第25-28页 |
·开花期分析 | 第28页 |
·方差分析 | 第28-29页 |
·中亲优势分析 | 第29页 |
·相关系数分析 | 第29-31页 |
·SSR标记分析 | 第31-35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 第31-32页 |
·单标记分析 | 第32-35页 |
·遗传距离与产量的关系 | 第35-38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8-40页 |
·油菜杂种优势群划分的可行性 | 第38页 |
·划分杂种优势群方法的比较 | 第38-39页 |
·外来种质资源应用于甘蓝型油菜的遗传改良 | 第39-40页 |
第七章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附件1 | 第46-47页 |
附件2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发表文章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