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0 PAEs和TCs简介第9-11页
        1.0.1 PAEs性质及使用状况第9-10页
        1.0.2 TCs性质及使用状况第10-11页
    1.1 土壤中PAEs和TCs污染状况第11-12页
        1.1.1 土壤中PAEs污染状况第11-12页
        1.1.2 土壤中TCs污染状况第12页
    1.2 PAEs和TCs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1 PAEs的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2 TCs的毒理学效应研究第13-14页
    1.3 生物炭简介第14-16页
        1.3.1 基本性质第14页
        1.3.2 生物炭的应用第14-16页
    1.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第16-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目的及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生物炭基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第19-31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0页
        2.1.1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19页
        2.1.2 主要试剂第19-20页
    2.2 生物炭基材料的制备第20-21页
        2.2.1 生物炭的制备第20页
        2.2.2 生物炭-纳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0-21页
        2.2.3 生物炭-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1页
    2.3 材料表征第21-28页
        2.3.1 基本性质第21-23页
        2.3.2 SEM分析第23-24页
        2.3.3 XRD分析第24-25页
        2.3.4 红外光谱分析第25-26页
        2.3.5 XPS分析第26-28页
    2.4 小结第28-31页
第三章 生物炭基材料吸附DBP和OTC的性能研究第31-53页
    3.1 实验材料第31-32页
        3.1.1 供试生物炭基材料第31页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1页
        3.1.3 主要试剂第31-32页
    3.2 实验方法第32-34页
        3.2.1 不同剂量生物炭基材料吸附DBP和OTC的性能研究第32-33页
        3.2.2 吸附动力学实验第33页
            3.2.2.1 不同生物炭基材料吸附DBP的动力学实验第33页
            3.2.2.2 不同生物炭基材料吸附OTC的动力学实验第33页
        3.2.3 等温吸附实验第33-34页
            3.2.3.1 不同生物炭基材料吸附DBP的等温吸附实验第33页
            3.2.3.2 不同生物炭基材料吸附OTC的等温吸附实验第33-34页
    3.3 样品分析第34页
        3.3.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第34页
        3.3.2 光谱分析第34页
    3.4 数据统计分析第34-35页
        3.4.1 吸附容量q和吸附效率η计算第34页
        3.4.2 动力学模型第34-35页
        3.4.3 等温吸附模型第35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35-51页
        3.5.1 生物炭基材料用量对DBP和OTC吸附的影响第35-38页
        3.5.2 吸附动力学第38-43页
            3.5.2.1 不同生物炭基材料对DBP的动力学分析第38-41页
            3.5.2.2 不同生物炭基材料对OTC的动力学分析第41-43页
        3.5.3 等温吸附实验第43-46页
            3.5.3.1 三种生物炭基材料吸附DBP的等温实验分析第43-45页
            3.5.3.2 三种生物炭基材料吸附OTC的等温实验分析第45-46页
        3.5.4 红外分析第46-48页
        3.5.5 XPS分析第48-51页
    3.6 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生物炭基缝合材料对棕壤吸附DBP和OTC的影响第53-61页
    4.1 实验材料第53-54页
        4.1.1 供试土壤和生物炭复合材料第53页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53页
        4.1.3 主要试剂第53-54页
    4.2 实验方法第54-55页
        4.2.1 等温吸附试验第54页
        4.2.2 不同pH对棕壤和混合土壤吸附DBP和OTC的影响第54页
        4.2.3 等温吸附模型第54-55页
        4.2.4 红外光谱的测定第55页
        4.2.5 数据处理第5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5-60页
        4.3.1 等温吸附实验第55-57页
        4.3.2 pH对吸附的影响第57-58页
        4.3.3 红外光谱分析第58-60页
    4.4 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结论第61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地表热环境动态分析及优化策略建议
下一篇:流化床污水污泥空气气化焦油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