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逆变电源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 第10-12页 |
1.2.1 逆变电源的概述 | 第10-11页 |
1.2.2 逆变电源及控制技术的发展 | 第11页 |
1.2.3 逆变电源控制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11-12页 |
1.3 逆变电源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3.1 线性电流控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模糊和神经电流控制方法 | 第13-14页 |
1.3.3 滞环电流控制方法 | 第14-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电压源电流型逆变电源的原理及方法 | 第19-25页 |
2.1 电压源电流型逆变电源的原理 | 第19-20页 |
2.2 电压源电流型逆变电源的拓扑结构及数学模型 | 第20-23页 |
2.2.1 电压源电流型逆变电源的拓扑结构 | 第20-21页 |
2.2.2 电压源电流型逆变电源的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2.3 电压源电流型逆变电源的几种滞环控制方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传统电压源电流型逆变电源滞环控制的分析 | 第25-33页 |
3.1 单相逆变电源滞环控制方法的分析 | 第25-28页 |
3.1.1 单相逆变电源滞环控制的开关频率分析 | 第25-27页 |
3.1.2 单相逆变电源滞环控制仿真 | 第27-28页 |
3.2 三相逆变电源传统滞环控制方法分析 | 第28-30页 |
3.3 传统电压源电流型逆变电源的滞环控制缺点 | 第30-33页 |
第四章 电压源电流型三相逆变电源双滞环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33-61页 |
4.1 基于空间矢量滞环电流控制方法 | 第33-43页 |
4.1.1 基于空间矢量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原理分析 | 第33-37页 |
4.1.2 基于空间矢量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仿真研究 | 第37-43页 |
4.2 基于电流误差微分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 | 第43-49页 |
4.2.1 基于电流误差微分双滞环控制方法的原理分析 | 第43-45页 |
4.2.2 基于电流误差微分双滞环控制方法仿真研究 | 第45-49页 |
4.3 不对称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 | 第49-52页 |
4.3.1 不对称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原理分析 | 第49-52页 |
4.3.2 不对称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 | 第52页 |
4.4 时序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 | 第52-58页 |
4.4.1 时序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原理分析 | 第52-56页 |
4.4.2 时序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 | 第56-58页 |
4.5 总结 | 第58-61页 |
第五章 改进型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61-73页 |
5.1 改进型空间矢量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 | 第61-67页 |
5.1.1 改进型空间矢量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原理分析 | 第61-63页 |
5.1.2 改进型空间矢量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 | 第63-67页 |
5.2 改进型三态滞环电流控制方法 | 第67-70页 |
5.2.1 改进型三态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原理分析 | 第67-69页 |
5.2.2 改进型三态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 | 第69-70页 |
5.3 总结 | 第70-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