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N在铁路承载网的应用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铁路承载网的现状及需求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2 OTN/PTN技术 | 第18-40页 |
2.1 OTN技术 | 第18-27页 |
2.1.1 OTN标准化体系 | 第18-20页 |
2.1.2 OTN分层结构 | 第20-22页 |
2.1.3 OTN的帧结构与开销 | 第22-25页 |
2.1.4 OTN的复用/映射结构 | 第25-26页 |
2.1.5 OTN的保护技术 | 第26-27页 |
2.2 PTN技术 | 第27-35页 |
2.2.1 PTN的标准 | 第27-28页 |
2.2.2 PTN的原理及结构 | 第28-30页 |
2.2.3 PTN的两种主流关键技术 | 第30-31页 |
2.2.4 PTN的保护技术 | 第31-32页 |
2.2.5 PTN引入的组网模式 | 第32-35页 |
2.3 OTN和PTN的联合组网模型 | 第35-38页 |
2.3.1 OTN与PTN联合组网模型一 | 第35-36页 |
2.3.2 OTN与PTN联合组网模型二 | 第36-37页 |
2.3.3 OTN与PTN联合组网模型三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3 POTN技术 | 第40-58页 |
3.1 POTN技术概述 | 第40页 |
3.2 POTN基本原理 | 第40-43页 |
3.2.1 POTN的设备系统架构 | 第40-41页 |
3.2.2 POTN层网络协议结构 | 第41-43页 |
3.2.3 POTN的功能特点 | 第43页 |
3.3 POTN保护技术 | 第43-47页 |
3.3.1 线性保护 | 第44页 |
3.3.2 环形保护 | 第44-46页 |
3.3.3 FRR保护 | 第46-47页 |
3.4 POTN的网络生存性 | 第47-50页 |
3.4.1 POTN网络保护机制 | 第47-49页 |
3.4.2 POTN网络恢复机制 | 第49-50页 |
3.5 POTN的应用场景 | 第50-56页 |
3.5.1 MPLS-TP与OTN融合的应用场景 | 第51-52页 |
3.5.2 以太网和OTN融合的应用场景 | 第52-54页 |
3.5.3 POTN的运营商现网引入策略 | 第54-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4. 铁路承载网POTN的应用研究 | 第58-80页 |
4.1 铁路承载网概况 | 第58-65页 |
4.1.1 铁路骨干层网络发展概况 | 第59-61页 |
4.1.2 铁路汇聚层网络发展概况 | 第61页 |
4.1.3 铁路接入层网络发展概况 | 第61-62页 |
4.1.4 铁路数据网发展概况 | 第62-63页 |
4.1.5 铁路OTN网络架构 | 第63-64页 |
4.1.6 PTN在铁路上的发展情况 | 第64-65页 |
4.2 POTN在铁路承载网的应用需求 | 第65-67页 |
4.2.1 铁路承载网存在的问题 | 第65-66页 |
4.2.2 技术需求 | 第66-67页 |
4.2.3 业务需求 | 第67页 |
4.3 POTN在铁路承载网的组网方案 | 第67-71页 |
4.3.1 POTN在铁路承载网的组网模型一 | 第68-69页 |
4.3.2 POTN在铁路承载网的组网模型二 | 第69-70页 |
4.3.3 POTN在铁路承载网的组网模型三 | 第70-71页 |
4.4 POTN在铁路承载网的应用方案 | 第71-78页 |
4.4.1 流量流向分析 | 第71-72页 |
4.4.2 承载业务带宽 | 第72-7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5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