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的基本理论 | 第18-28页 |
2.1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2.1.1 内部控制的目标 | 第18页 |
2.1.2 内部控制的特征 | 第18-19页 |
2.1.3 内部控制的要素 | 第19页 |
2.1.4 五要素相互关系 | 第19-20页 |
2.2 会计舞弊的基本理论 | 第20-23页 |
2.2.1 会计舞弊的概念 | 第21页 |
2.2.2 研究会计舞弊的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2.3 内部控制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影响 | 第23-25页 |
2.3.1 内部控制对机会动因的影响机理 | 第23-24页 |
2.3.2 内部控制对压力动因的影响机理 | 第24页 |
2.3.3 内部控制对借口动因的影响机理 | 第24-25页 |
2.4 中小企业的基本理论 | 第25-28页 |
2.4.1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2.4.2 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 第27-28页 |
第3章 H公司舞弊行为及内部控制现状 | 第28-41页 |
3.1 H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28-30页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3.1.2 公司组织结构 | 第29-30页 |
3.2 H公司出现的会计舞弊的现象描述 | 第30-32页 |
3.3 H公司引发舞弊的内部控制现状 | 第32-41页 |
3.3.1 H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分析 | 第33-34页 |
3.3.2 H公司风险评估分析 | 第34页 |
3.3.3 H公司内部控制活动分析 | 第34-40页 |
3.3.4 H公司信息与沟通分析 | 第40页 |
3.3.5 H公司监督及纠正分析 | 第40-41页 |
第4章 完善H公司内部控制防范会计舞弊的措施 | 第41-50页 |
4.1 加强H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防范会计舞弊的措施 | 第41-42页 |
4.2 加强H公司风险评估防范会计舞弊的措施 | 第42页 |
4.3 加强H公司内部控制活动防范会计舞弊的措施 | 第42-48页 |
4.3.1 完善货币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活动 | 第42-44页 |
4.3.2 完善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活动 | 第44-45页 |
4.3.3 完善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活动 | 第45-46页 |
4.3.4 完善实物资产的内部控制活动 | 第46-47页 |
4.3.5 完善生产环节的内部控制活动 | 第47页 |
4.3.6 加强预算控制 | 第47-48页 |
4.4 加强H公司信息交流与沟通防范会计舞弊的措施 | 第48页 |
4.5 完善H公司监督管理机制防范会计舞弊的措施 | 第48-50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