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4-22页 |
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名 | 第14-15页 |
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 | 第15-17页 |
3.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治疗 | 第17-22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2-36页 |
1. 材料 | 第22-23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1.2 药品及试剂 | 第22-23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2. 方法 | 第23-28页 |
2.1 高脂乳剂配制 | 第23页 |
2.2 分组、造模及给药 | 第23-24页 |
2.3 标本采集 | 第24页 |
2.4 生化指标检测 | 第24页 |
2.5 组织病理学检测 | 第24-25页 |
2.6 免疫组化染色 | 第25-26页 |
2.7 油红O染色 | 第26页 |
2.8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6-27页 |
2.9 统计学处理 | 第27-28页 |
3. 结果 | 第28-36页 |
3.1 大鼠一般情况及肝指数比较 | 第28页 |
3.2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第28-30页 |
3.3 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 第30-32页 |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F-κB p65、TNF-α mRNA表达水平 | 第32-33页 |
3.5 免疫组化检测肝脏NF-κB p65、TNF-α蛋白表达情况 | 第33-36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6-43页 |
1. 基于祛湿化痰逐瘀立法的加味茵芍散方药分析 | 第36-39页 |
2. NF-κB、TNF-α参与NAFLD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 第39-40页 |
3. 基于祛湿化痰逐瘀立法的加味茵芍散抗NAFLD机制探讨 | 第40-43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文献综述 | 第50-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