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补灌时期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6-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1 前言第15-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30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21-22页
    2.2 试验设计第22-26页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6-29页
    2.4 数据处理第29-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69页
    3.1 补灌时期对不同品种麦田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第30-32页
    3.2 补灌时期对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的影响第32-35页
        3.2.1 全生育期耗水量及其来源第32-33页
        3.2.2 全生育期 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第33-35页
    3.3 补灌时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根系形态特征与垂直分布的影响第35-38页
        3.3.1 拔节期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的垂直分布第35-36页
        3.3.2 开花期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的垂直分布第36-37页
        3.3.3 成熟期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的垂直分布第37-38页
    3.4 补灌时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旗叶衰老特性的影响第38-43页
        3.4.1 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第38-39页
        3.4.2 旗叶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第39-41页
        3.4.3 旗叶丙二醛含量变化第41-42页
        3.4.4 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第42-43页
    3.5 补灌时期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同化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的影响第43-57页
        3.5.1 籽粒灌浆中期叶面积指数的差异第43-44页
        3.5.2 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第44-47页
        3.5.3 旗叶光合特性第47-50页
        3.5.4 旗叶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第50-52页
        3.5.5 生长季植株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第52-53页
        3.5.6 成熟期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第53-55页
        3.5.7 开花后干物质的同化与再分配第55-57页
    3.6 补灌时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氮素积累与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第57-63页
        3.6.1 生长季植株体氮素积累动态第57-58页
        3.6.2 成熟期氮素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第58-60页
        3.6.3 开花后氮素的同化与再分配第60-62页
        3.6.4 氮素利用效率第62-63页
    3.7 补灌时期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63-65页
    3.8 补灌时期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的影响第65-69页
        3.8.1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及其比例第65-67页
        3.8.2 淀粉糊化特性第67-69页
4 讨论第69-74页
5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种植方式和灌溉对冬小麦-夏玉米光能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下一篇: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和品质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