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能量中转节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5-17页
        1.3.1 论文主要内容第15-16页
        1.3.2 论文章节安排第16-17页
第2章 WSN中的能量获取技术第17-23页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述第17-19页
        2.1.1 传感器网络的组成第17-18页
        2.1.2 传感器节点结构第18页
        2.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第18-19页
    2.2 能量获取的现状第19-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3章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第23-32页
    3.1 无线能量传输的发展史第23-24页
    3.2 无线能量传输的种类第24-27页
        3.2.1 电磁耦合共振方式第25页
        3.2.2 电磁感应方式第25-26页
        3.2.3 远场辐射方式第26-27页
    3.3 无线能量传输的实验第27-31页
        3.3.1 工作原理第27-29页
        3.3.2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第29-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能量中转节点的结构模型和供能方式第32-41页
    4.1 信道传输模型第32-34页
    4.2 中转节点工作的模型结构和功能第34-35页
    4.3 一种基于中转节点的能量供应方法第35-36页
    4.4 最低中转供能条件第36-37页
    4.5 仿真与分析第37-40页
    4.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中转节点在WSN中的能量供应效果分析第41-55页
    5.1 WSN节点的能量分析第41-42页
    5.2 中转节点供能协议第42-47页
        5.2.1 应用场景第42-43页
        5.2.2 中转节点供能协议第43-44页
        5.2.3 WSN节点供能覆盖率对比第44-45页
        5.2.4 中转节点的位置对能量覆盖率的影响第45-47页
    5.3 中转节点供能协议对WSN节点存活率的影响第47-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6.1 总结第55-56页
    6.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项目第62-63页
附件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性化推荐系统中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与系统架构的研究与优化
下一篇:带宽可调的快响应时变低通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