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3-25页 |
1.1 植物SnRK1蛋白激酶的研究进展 | 第13-22页 |
1.1.1 植物SnRK1蛋白激酶的发现 | 第13页 |
1.1.2 植物SnRK1蛋白激酶的结构 | 第13-14页 |
1.1.3 植物SnRK1蛋白激酶的表达特异性 | 第14-15页 |
1.1.4 植物SnRK1蛋白激酶的调控 | 第15-19页 |
1.1.5 植物SnRK1蛋白激酶的功能 | 第19-22页 |
1.2 植物氧化胁迫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2.1 ROS的产生和解毒机制 | 第22-23页 |
1.2.2 植物ROS信号的传导途径 | 第23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2 材料方法 | 第25-34页 |
2.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25-27页 |
2.1.1 菌株与载体 | 第25页 |
2.1.2 酶与生物试剂 | 第25页 |
2.1.3 培养基 | 第25-26页 |
2.1.4 溶液配制 | 第26-2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7-34页 |
2.2.1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27-31页 |
2.2.2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31页 |
2.2.3 转化植株的形状及生理指标 | 第31-32页 |
2.2.4 转基因植株对氧化胁迫的耐性 | 第32-33页 |
2.2.5 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51页 |
3.1 桃SnRK1βγ 生物信息学的分析 | 第34-38页 |
3.1.1 桃SnRK1βγ 基因成员的确定和序列分析 | 第34-36页 |
3.1.2 桃SnRK1βγ 基因成员的亚细胞定位 | 第36-37页 |
3.1.3 桃SnRK1βγ 基因成员的启动子序列分析 | 第37-38页 |
3.2 桃SnRK1βγ 基因成员的细胞组织特异性分析 | 第38页 |
3.3 PpSnRK1βγ1 基因的克隆、转化 | 第38-39页 |
3.4 超表达PpSnRK1βγ1 基因拟南芥的检测 | 第39-40页 |
3.5 超表达PpSnRK1βγ1 基因拟南芥的SnRK1活性 | 第40-41页 |
3.6 PpSnRK1βγ1基因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 第41页 |
3.7 PpSnRK1βγ1 基因对拟南芥代谢的影响 | 第41-43页 |
3.7.1 PpSnRK1βγ1 对拟南芥的碳代谢影响 | 第41-43页 |
3.7.2 PpSnRK1βγ1 对拟南芥的氮代谢影响 | 第43页 |
3.8 PpSnRK1βγ1对植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43-49页 |
3.8.1 超表达PpSnRK1βγ1 基因对拟南芥的萌发率和主根长的影响 | 第43-44页 |
3.8.2 超表达PpSnRK1βγ1 基因对拟南芥叶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3.8.3 超表达PpSnRK1βγ1 基因对拟南芥MDA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3.8.4 超表达PpSnRK1βγ1 基因对拟南芥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3.8.5 超表达PpSnRK1βγ1 基因对拟南芥SnRK1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3.8.6 超表达PpSnRK1βγ1 基因对拟南芥AtHSPRO表达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3.9 PpSnRK1βγ1 基因与PpHSPRO基因表达量之间的关系 | 第49-51页 |
4 讨论 | 第51-54页 |
4.1 桃SnRK1蛋白激酶 βγ 亚基编码基因的表达特性 | 第51页 |
4.2 PpSnRK1βγ 的功能 | 第51-52页 |
4.2.1 PpSnRK1βγ 对拟南芥花期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2 PpSnRK1βγ 对拟南芥碳氮代谢的影响 | 第52页 |
4.3 PpSnRK1βγ 对拟南芥氧化胁迫的影响 | 第52-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