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民居瓦石构造技术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5-19页 |
1.3.1 相关名词概念解释 | 第15-17页 |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7-19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1-22页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3页 |
1.5.3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6 可行性研究和创新性 | 第24-26页 |
1.6.1 可行性研究 | 第24页 |
1.6.2 创新性 | 第24-26页 |
第2章 川西民居概述 | 第26-43页 |
2.1 川西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 第26-28页 |
2.1.1 地理环境 | 第26-27页 |
2.1.2 自然气候 | 第27页 |
2.1.3 风俗文化 | 第27-28页 |
2.2 川西建筑类型 | 第28-32页 |
2.2.1 碉楼 | 第28-29页 |
2.2.2 吊脚式 | 第29页 |
2.2.3 普通宫室式 | 第29-32页 |
2.3 川西建筑的构造组成及技术特征 | 第32-40页 |
2.3.1 大木作 | 第32-33页 |
2.3.2 小木作 | 第33-34页 |
2.3.3 石作 | 第34-36页 |
2.3.4 泥瓦作 | 第36-40页 |
2.4 川西与川南、川北以及文献建筑名词术语对比 | 第40-43页 |
第3章 工具与工种 | 第43-61页 |
3.1 川西建筑工具 | 第43-51页 |
3.1.1 测量工具 | 第43-45页 |
3.1.2 土作工具 | 第45-46页 |
3.1.3 石作工具 | 第46-48页 |
3.1.4 泥瓦作工具 | 第48-50页 |
3.1.5 木作工具 | 第50-51页 |
3.2 传统工种及其操作手法 | 第51-61页 |
3.2.1 石匠 | 第51-53页 |
3.2.2 铁匠 | 第53-54页 |
3.2.3 砖瓦匠 | 第54-56页 |
3.2.4 盖匠 | 第56-57页 |
3.2.5 木匠 | 第57-59页 |
3.2.6 抬匠 | 第59页 |
3.2.7 篾匠 | 第59-61页 |
第4章 川西民居瓦石构造做法 | 第61-85页 |
4.1 基础及台基的构造做法 | 第61-67页 |
4.1.1 灰土的概念及通述 | 第61-63页 |
4.1.2 川西民居中基础的做法 | 第63-67页 |
4.2 墙体通述及构造做法 | 第67-78页 |
4.2.1 墙体通述 | 第67-71页 |
4.2.2 川西民居砖墙做法 | 第71-73页 |
4.2.3 川西民居石墙做法 | 第73-75页 |
4.2.4 川西民居土墙做法 | 第75-77页 |
4.2.5 川西民居竹编夹泥墙做法 | 第77-78页 |
4.3 屋面构造做法 | 第78-82页 |
4.3.1 川西民居屋面通述 | 第78-79页 |
4.3.2 无灰背瓦屋面构造做法 | 第79-81页 |
4.3.3 草房屋面构造做法 | 第81-82页 |
4.4 地面通述及构造做法 | 第82-85页 |
4.4.1 地面通述 | 第82-83页 |
4.4.2 砖石铺装的做法 | 第83-84页 |
4.4.3 灰土地面做法 | 第84-85页 |
第5章 川西民居瓦石修缮技术 | 第85-92页 |
5.1 墙体修缮技术 | 第85-87页 |
5.1.1 墙体的破损方式检查 | 第85-86页 |
5.1.2 墙体的修缮方法 | 第86-87页 |
5.2 石作修缮技术 | 第87-90页 |
5.2.1 石作修缮原则 | 第87-88页 |
5.2.2 石作修补与补配方法 | 第88-89页 |
5.2.3 石作粘接加固 | 第89-90页 |
5.3 屋顶修缮技术 | 第90-92页 |
5.3.1 屋顶日常养护 | 第90-91页 |
5.3.2 屋顶的修缮方法 | 第91-92页 |
结语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