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管理的协同关系检验--基于PSTR模型的非线性视角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实际意义第11-12页
        1.2.2 理论意义第12页
    1.3 论文结构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结论第13-14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主要研究结论第14页
    1.5 创新及不足第14-16页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分析第16-30页
    2.1 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第16-19页
        2.1.1 机会主义操纵动机第17-18页
        2.1.2 信号传递动机第18-19页
    2.2 现金股利管理的文献综述第19-24页
        2.2.1 机会主义操纵动机第19-23页
        2.2.2 信号传递动机第23-24页
    2.3 理论分析第24-27页
        2.3.1 机会主义操纵视角第24-26页
        2.3.2 信号传递视角第26-27页
    2.4 研究假设第27-30页
3 研究设计第30-39页
    3.1 变量选择第30-35页
        3.1.1 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第30-32页
        3.1.2 现金股利管理的衡量指标第32-34页
        3.1.3 控制变量第34-35页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35-36页
    3.3 PSTR模型设立第36-39页
        3.3.1 PSTR模型简介第36-37页
        3.3.2 协同效应PSTR模型第37-39页
4 实证结果第39-50页
    4.1 描述性统计第39-40页
    4.2 模型参数估计第40-45页
    4.3 模型的敏感性分析第45-49页
        4.3.1 基于机会主义操纵视角的协同效应分析第45-48页
        4.3.2 基于信号传递视角的协同效应分析第48-49页
    4.4 模型稳健性检验第49-50页
5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0-53页
    5.1 结论第50页
    5.2 政策建议第50-53页
        5.2.1 加强政府监管,抑制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管理的配合操纵第51-52页
        5.2.2 改善企业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成本效率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对负债业务成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