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栽培制度分论文

水肥优化管理降低氮素淋溶损失与提高双季稻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8页
 1 氮肥利用率及其研究进展第14-21页
   ·氮肥利用率的定义及评价指标第14-15页
   ·氮肥利用率的计算方法第15-16页
   ·我国氮肥利用率的研究概况第16页
   ·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因素第16-17页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第17-21页
 2 水稻土中氮素的形态转化和淋溶损失研究第21-33页
   ·水稻土中氮素形态第21-22页
   ·水稻土中的氮素转化第22-30页
   ·水稻土氮素淋溶损失研究进展第30-33页
 3 优化水肥管理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研究进展第33-38页
   ·水肥调控土壤氮素转化及运移第34页
   ·水肥耦合促进氮肥吸收机制第34-35页
   ·水肥耦合促进水稻氮素利用机制第35-38页
第二章 水肥优化管理对双季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氮素淋失的关系第38-56页
   ·引言第38-39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供试材料及试验点第39页
     ·实验方案第39-41页
     ·测定项目第41页
   ·数据分析第41-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53页
     ·不同水氮处理对土壤溶液氮素淋失形态的影响第42-47页
     ·双季稻收获时水稻籽粒产量和~(15)N利用率第47-52页
     ·水稻收获后土壤氮素残留第52页
     ·双季稻~(15)N吸收利用率和平衡第52-53页
   ·讨论第53-55页
     ·双季稻模式下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作物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第53-54页
     ·氮的形态转化和在水稻土中的淋溶损失第54页
     ·~(15)N吸收效率和~(15)N标记尿素的后效第54-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三章 双氰胺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第56-80页
   ·引言第56-57页
   ·材料与方法第57-60页
     ·试验设计第57页
     ·测定项目第57-60页
   ·数据分析第60页
   ·结果与分析第60-77页
     ·DCD对水稻生长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第60-62页
     ·DCD对氮素淋失动态的影响第62-65页
     ·DCD对水稻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65-68页
     ·DCD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16S rDNA V3序列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68-71页
     ·DCD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71-77页
   ·讨论第77-79页
     ·DCD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第77页
     ·DCD对水稻渗滤液氮素损失和硝化作用的影响第77-78页
     ·DCD提高水稻氮素吸收的微生物机制第78-79页
   ·小结第79-80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主要结论第80-81页
   ·创新点第81页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103页
附录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根系发育调控基因OsGatB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
下一篇:长期施用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对茶园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其施用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