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1.2.1 关于数字出版产业的研究 | 第11页 |
| 1.2.2 关于数字出版基地的研究 | 第11-13页 |
| 1.2.3 关于媒介地理学的研究 | 第13-15页 |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 1.3.1 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 | 第15-16页 |
| 1.3.2 媒介地理学 | 第16-17页 |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第2章 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概况及其影响因素 | 第19-31页 |
| 2.1 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概况 | 第19-22页 |
| 2.1.1 特定地域下的重庆数字出版基地 | 第19-21页 |
| 2.1.2 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 2.2 影响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22-31页 |
| 2.2.1 地理位置 | 第22-25页 |
| 2.2.2 相关的政策 | 第25-27页 |
| 2.2.3 传者和受众 | 第27-31页 |
| 第3章 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存在的不足 | 第31-43页 |
| 3.1 空间:空间感存在度低 | 第31-34页 |
| 3.1.1 具体位置模糊,偏地产运作 | 第31-33页 |
| 3.1.2 精神空间存在感不足 | 第33-34页 |
| 3.1.3 少数族群的空间缺失 | 第34页 |
| 3.2 地方:缺乏地方特色,缺少本地专业人才 | 第34-38页 |
| 3.2.1 过于依赖国家政策,没有太多的地方特色 | 第34-36页 |
| 3.2.2 对外来人才吸引力弱,本地相关人才匮乏 | 第36-38页 |
| 3.3 景观:不完整的景观建构 | 第38-40页 |
| 3.3.1 对基地实体建设的不重视 | 第39页 |
| 3.3.2 景观社会传播内容良莠不齐 | 第39-40页 |
| 3.4 尺度:产品只有本土性,少有全球性 | 第40-43页 |
| 第4章 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对策 | 第43-47页 |
| 4.1 加强数字出版基地宣传,提高核心影响力 | 第43-44页 |
| 4.2 发挥出自己的地方特色,为外来人才提供优惠政策 | 第44-45页 |
| 4.3 注重对地理景观建构,发展多样媒介地形 | 第45页 |
| 4.4 本土性与全球性相结合,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 第45-47页 |
| 第5章 结语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 致谢 | 第55-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