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民政和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法令论文--民政事业管理法令论文

民事涉诉信访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民事涉诉信访概述第9-15页
 第一节 信访制度第9-10页
 第二节 民事涉诉信访的概念与特点第10-11页
 第三节 民事涉诉信访的性质第11-13页
  一、民事涉诉信访既具有行政外观,又具有法律属性第11-12页
  二、民事涉诉信访以权利救济为主要内容,兼及权力监督特性第12页
  三、民事涉诉信访强化实体公正,削弱程序正义第12-13页
 第四节 民事涉诉信访的功能第13-15页
  一、政治功能第13页
  二、社会功能第13-14页
  三、司法功能第14-15页
第二章 民事涉诉信访的比较研究第15-19页
 第一节 民事涉诉信访的历史比较研究第15-17页
  一、古代涉诉信访雏形——直诉制度第15页
  二、建国后涉诉信访制度的演进第15-16页
  三、比较研究第16-17页
 第二节 民事涉诉信访的境外比较研究第17-19页
  一、境外相似制度第17-18页
  二、境外制度的启示第18-19页
第三章 民事涉诉信访的成因第19-23页
 第一节 政治文化根源第19页
 第二节 司法制度的缺陷第19-21页
  一、行政权强于司法权的现状为法外寻访提供便利第19-20页
  二、司法不公是导致涉诉信访增多的根本原因第20页
  三、民事再审制度设计不科学第20-21页
  四、《民事诉讼法》修订未达到预期效果第21页
 第三节 社会原因第21-23页
  一、“信访不信法”的社会风气第21-22页
  二、信访人自身因素及信访精英人物存在第22-23页
第四章 民事涉诉信访的现状及其问题第23-31页
 第一节 涉诉信访量正高位运行第23页
 第二节 涉诉信访功能被滥用后产生的问题第23-26页
  一、进京访形势严峻第24页
  二、非正常上访比例大第24-25页
  三、易演变为社会敏感事件第25-26页
 第三节 民事既判力规则的软化问题第26-28页
  一、既判力规则的法理分析第26页
  二、既判力规则下民事再审制度的必要性第26-27页
  三、涉诉信访与既判力规则的冲突第27-28页
 第四节 涉诉信访与程序正义价值的背离第28-29页
  一、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程序正义理念第28页
  二、社会整体“重实体轻程序”的现状第28-29页
  三、涉诉信访罔顾程序正义价值第29页
 第五节 涉诉信访违背诉讼效率价值第29-31页
第五章 民事涉诉信访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第31-43页
 第一节 涉诉信访制度改革的定位认识第31-33页
  一、涉诉信访制度改革需“存中求变”第31-32页
  二、涉诉信访与民事再审分离第32-33页
 第二节 构建涉诉信访法治化运行机制第33-37页
  一、构建涉诉信访的诉访分离机制第33-34页
  二、构建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第34-35页
  三、构建公开透明的涉诉信访终结机制第35-36页
  四、完善民事涉诉信访法律制度第36-37页
 第三节 建立民事再审之诉制度第37-39页
  一、民事再审之诉的概念第37-38页
  二、民事再审之诉制度的主要内容第38-39页
  三、建立民事再审之诉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39页
 第四节 某些民事再审案件实行强制律师代理制度第39-43页
  一、我国民诉法中律师代理的基本情况第40页
  二、某些民事再审案件实行强制律师代理制度的合理性第40-41页
  三、民事再审实行强制律师代理制度的配套措施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后记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立法中可操作性原则的践行--以上海市人大的地方立法为例
下一篇:网络第三方支付领域主要民事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