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6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19-25页 |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对外贸易 | 第19页 |
·对外贸易战略 | 第19页 |
·金融危机 | 第19-20页 |
·相关理论 | 第20-25页 |
·绝对优势理论 | 第20-22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2-23页 |
·要素禀赋理论 | 第23页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 第25-36页 |
·新疆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25-32页 |
·新疆对外贸易的资源禀赋分析 | 第25-27页 |
·新疆对外贸易的区位优势分析 | 第27-28页 |
·新疆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28-30页 |
·新疆与周边国家对外贸易的互补性优势分析 | 第30-32页 |
·新疆对外贸易的劣势分析 | 第32-33页 |
·基础设施不完备 | 第32页 |
·产业结构单一失衡,技术加工能力太低 | 第32-33页 |
·企业经济规模小,经营方式不合理 | 第33页 |
·缺乏高素质人才 | 第33页 |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疆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 | 第33-34页 |
·优惠政策促进贸易发展 | 第33-34页 |
·金融危机促进开拓新市场 | 第34页 |
·金融危机促进新疆认识贸易发展中的弊端 | 第34页 |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疆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 | 第34-36页 |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第34-35页 |
·国际市场风险加剧 | 第35页 |
·国际贸易摩擦升温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金融危机形势下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总体概况 | 第36-46页 |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疆经济发展状况 | 第36-37页 |
·金融危机爆发初期新疆经济运行状况 | 第36-37页 |
·金融危机至今新疆经济运行状况 | 第37页 |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 第37-46页 |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疆对外贸易总体运行状况 | 第38-40页 |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疆出口贸易运行状况 | 第40-42页 |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疆进口贸易运行状况 | 第42-46页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疆对外贸易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 第46-61页 |
·新疆对外贸易战略历史回顾 | 第46-51页 |
·1949-1978年的对外贸易战略 | 第46-47页 |
·1979-1997年的对外贸易战略 | 第47-49页 |
·1998年至今的对外贸易战略 | 第49-51页 |
·新疆对外贸易战略实施效果评价 | 第51-56页 |
·外贸依存度评价 | 第51-52页 |
·贸易贡献率评价 | 第52-53页 |
·外贸拉动度评价 | 第53页 |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 第53-56页 |
·新疆对外贸易战略对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 | 第56-58页 |
·新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 第56页 |
·新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波及贡献 | 第56-58页 |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疆对外贸易战略存在的问题 | 第58-61页 |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 第58-59页 |
·新疆基于比较优势的出口竞争力不强 | 第59页 |
·新疆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幅攀升的风险加大 | 第59页 |
·新疆对进口的战略作用重视不足 | 第59-60页 |
·新疆贸易结构调整相对滞后 | 第60-61页 |
第六章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调整 | 第61-67页 |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构想 | 第61-62页 |
·利用国际大通道促进贸易的战略构想 | 第61页 |
·实施动态比较利益促进贸易的战略构想 | 第61-62页 |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疆对外贸易战略目标 | 第62-63页 |
·新疆贸易方式多样化 | 第62页 |
·新疆贸易主体多元化 | 第62页 |
·新疆贸易手段现代化 | 第62-63页 |
·新疆贸易地理方向多元化 | 第63页 |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疆对外贸易战略实施的主要举措 | 第63-67页 |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第63-64页 |
·加强本土品牌建设 | 第64页 |
·充分发挥进口的作用 | 第64-65页 |
·建立和完善贸易大通道的硬件和软件服务设施 | 第65页 |
·加快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 | 第65-66页 |
·积极应对贸易壁垒等负面影响 | 第66页 |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人才培养 | 第66-6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