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多环芳烃污染概况 | 第15-20页 |
| ·多环芳烃基本理化性质 | 第15页 |
| ·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分布 | 第15-17页 |
| ·多环芳烃的危害 | 第17-18页 |
|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归宿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环境中的DNA | 第20-28页 |
| ·DNA的结构与性质 | 第20-22页 |
| ·胞外DNA的浓度 | 第22页 |
| ·土壤中的DNA | 第22-23页 |
| ·DNA在土壤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因素 | 第23-26页 |
| ·DNA与多环芳烃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 ·水平基因迁移及细胞感受态的建立 | 第27-28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28页 |
|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DNA和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共吸附作用 | 第30-4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1页 |
| ·供试土样 | 第31页 |
| ·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 ·测定方法 | 第32页 |
| ·数据处理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3页 |
| ·菲的等温吸附曲线 | 第32-33页 |
| ·DNA对土壤吸附菲的影响 | 第33-38页 |
| ·菲对土壤吸附DNA的影响 | 第38-40页 |
| ·FTIR | 第40-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DNA-蒙脱土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 | 第44-5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4-45页 |
| ·供试土壤 | 第45页 |
|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 ·数据处理 | 第4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2页 |
| ·DNA对蒙脱土性质的影响 | 第46-47页 |
| ·蒙脱土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 | 第47-51页 |
| ·不同DNA负载量蒙脱土对有机污染物吸附的比较 | 第51页 |
| ·DNA分子结构的变化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钙离子对DNA吸附多环芳烃的抑制作用 | 第54-6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 ·试剂 | 第54-55页 |
| ·吸附及测定 | 第55页 |
| ·DNA对芘的荧光滴定 | 第55-56页 |
| ·FTIR及XPS测定 | 第5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6-64页 |
| ·pH对DNA吸附芘的影响 | 第56-57页 |
| ·钙离子对DNA吸附芘的抑制效应 | 第57-58页 |
| ·DNA对钙和芘的共吸附 | 第58-60页 |
| ·DNA对芘的荧光猝灭滴定 | 第60-61页 |
| ·FTIR及XPS试验 | 第61-64页 |
| ·结论 | 第64-66页 |
| 第五章 PAHs对抗生素抗性基因转化的影响 | 第66-7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6-68页 |
| ·材料 | 第66-67页 |
| ·试验方法 | 第67-68页 |
| ·测定方法 | 第68页 |
| ·数据处理 | 第6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 ·多环芳烃对质粒内抗生素抗性基因转化的影响 | 第68-69页 |
| ·多环芳烃影响下质粒内抗生素抗性基因转化的钙离子效应 | 第69-70页 |
| ·DNA与多环芳烃之间的物理作用 | 第70-71页 |
| ·钙离子增强质粒内抗生素抗性基因转化效率的机理 | 第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6页 |
| ·总结 | 第72-73页 |
| ·创新点 | 第73-74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