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初中生的内疚水平及其与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关系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3-28页
 1 内疚第13-19页
   ·内疚的定义第13-14页
   ·内疚的理论第14-16页
     ·内疚的早期理论第14页
     ·移情说第14-15页
     ·成分模型理论第15-16页
   ·内疚的测量第16-18页
     ·整体形容词描述法第16-17页
     ·情景模拟法第17页
     ·自我报告法第17-18页
   ·内疚的研究特点第18-19页
 2 预期第19-21页
   ·预期的定义第19-20页
   ·预期的理论第20-21页
     ·静态预期第20页
     ·外推性预期第20-21页
   ·预期的测量第21页
 3 合作行为第21-25页
   ·合作的定义第21-22页
   ·合作行为的相关理论第22-24页
     ·亲缘选择理论第22页
     ·直接利益理论第22-23页
     ·互惠理论第23页
     ·期望效用理论第23页
     ·前景理论第23-24页
   ·合作行为的测量第24-25页
     ·囚徒困境第24页
     ·公共物品困境第24页
     ·公共资源困境第24-25页
     ·卡车竞赛实验第25页
     ·量表测量法第25页
 4 内疚情绪、预期、合作行为的关系第25-28页
   ·内疚情绪与预期的关系第25-26页
   ·内疚情绪与合作行为的关系第26页
   ·预期、合作行为的关系第26-28页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第28-32页
 1 问题提出第28-29页
 2 研究思路第29-32页
   ·研究目的第29页
   ·研究意义第29页
   ·研究假设第29-30页
   ·研究框架第30-32页
第3章 实证研究第32-49页
 1 研究一:初中生内疚水平问卷的编制第32-37页
   ·研究目的第32页
   ·研究假设第32页
   ·研究内容和程序第32-34页
   ·结果第34-37页
   ·结论第37页
 2 研究二:初中生内疚水平的特点研究第37-44页
   ·研究目的第37页
   ·研究假设第37-38页
   ·研究方法第38-39页
   ·结果第39-43页
   ·结论第43-44页
 3 研究三:初中生内疚水平、合作预期、合作行为的关系第44-49页
   ·研究目的第44页
   ·研究假设第44页
   ·研究方法第44-46页
   ·结果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第4章 分析与讨论第49-54页
   ·初中生内疚水平故事问卷的编制第49-50页
   ·初中生内疚水平的特点第50-52页
     ·内疚水平在不同变量上的分析讨论第50页
     ·内疚判断与行为反应在不同变量上的分析讨论第50-52页
     ·内疚水平、内疚判断与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第52页
   ·初中生内疚水平、合作预期、合作行为的关系第52-5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7页
 1 总体结论第54-55页
 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55页
 3 不足与展望第55-57页
   ·本研究的不足第55页
   ·对内疚研究的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第62-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曲艺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査及其干预--以苏州某曲艺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