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最伟大的社会乌托邦主义者”--吕贝尔的马克思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 吕贝尔马克思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第8-12页
第一章 马克思学说是否存在“二元论”?第12-24页
 第一节 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的挑战第12-15页
  一、第二国际“修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第13页
  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形成及其对马克思学说的“修正”第13-15页
 第二节 来自马克思主义者的回击第15-18页
  一 考茨基:折中主义者的反驳第15-16页
  二 卢森堡:激进派的呼声第16-18页
 第三节 断裂还是传承?第18-19页
 第四节 吕贝尔的回答:伦理学与科学的统一第19-22页
  一、吕贝尔马克思学的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二、吕贝尔论马克思思想伦理学与科学的统一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二章 马克思的“社会乌托邦”第24-45页
 第一节 与黑格尔的潜在对立第24-29页
  一、克尔凯郭尔:模仿救世主第25-26页
  二、尼采:效法凯撒第26-27页
  三、马克思:普罗米修斯的抗争第27-29页
 第二节 普罗米修斯的召唤第29-33页
  一、生命的抉择第29-31页
  二、摆脱塞壬的诱惑第31-33页
 第三节 共产主义的道德论证第33-36页
  一、历史必然性第34-35页
  二、道德必然性第35-36页
 第四节 道德目标与革命实践第36-40页
  一、革命实践的目标和手段第36-38页
  二、社会乌托邦的革命性第38-40页
 第五节 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第40-43页
  一、无产阶级自我解放理论的道德本性第40-42页
  二、“马克思的道德挑战”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乌托邦的生理学”第45-58页
 第一节 从哲学走向政治经济学第45-48页
  一、从哲学走向政治经济学的原因第45-47页
  二、从哲学走向政治经济学的过程第47-48页
 第二节 未完成的经济学工作第48-53页
  一、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计划第49-51页
  二、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精华第51-53页
 第三节 乌托邦的升华第53-56页
  一 马克思拒绝对未来社会做预言性假定第53-54页
  二 在拒绝中生活的人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马克思是“最伟大的社会乌托邦主义者”第58-65页
 第一节 马克思的革命理想不是乌托邦第58-61页
  一、马克思学说不是空想的乌托邦第58-59页
  二、革命实践不是一种伦理危急事件第59-61页
 第二节 乌托邦的合理内核第61-64页
  一、作为人的超越性的乌托邦精神第61-62页
  二、马克思的遗产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本论》的历史观研究
下一篇:我国少数民族院校特色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