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原初状态思想的渊源与提出 | 第12-21页 |
·古典社会契约论中自然状态的历史演变及其批判 | 第12-16页 |
·原初状态对休谟关于正义起源的经验认识的继承 | 第16-17页 |
·原初状态对康德自律观的体现与深化 | 第17-18页 |
·对原初状态的整体性介绍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原初状态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1-34页 |
·原初状态的基本要素 | 第21-28页 |
·原初状态的视角与经验——社会基本结构与正义的环境 | 第21-23页 |
·原初状态的主体——自由平等的公民之代表 | 第23-25页 |
·原初状态对主体的限制与驱动——无知之幕与基本善 | 第25-28页 |
·选择正义原则的标准——最大最小策略 | 第28-29页 |
·原初状态的结论——两个正义原则而非功利原则 | 第29-34页 |
第四章 对原初状态思想的批判与辩护 | 第34-45页 |
·对社会基本结构的批判与辩护 | 第35-36页 |
·对代表之特征的批判与辩护 | 第36-37页 |
·对无知之幕的批判与辩护 | 第37-38页 |
·对基本善的批判与辩护 | 第38-41页 |
·对契约方法的批判与辩护 | 第41-42页 |
·对最大最小策略的批判与辩护 | 第42-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