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作用机理的探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 | 第9页 |
| ·解淀粉芽孢杆菌 | 第9-10页 |
| ·解淀粉芽孢杆菌主要抑菌物质 | 第10-11页 |
| ·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机理 | 第11-15页 |
| ·立题依据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生防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生物活性测定 | 第17-32页 |
| ·试验材料 | 第17-19页 |
| ·试验仪器 | 第17页 |
| ·试验主要试剂 | 第17页 |
| ·培养基配制 | 第17-19页 |
| ·方法 | 第19-24页 |
| ·拮抗菌筛选 | 第19-22页 |
| ·拮抗菌初筛 | 第20页 |
| ·拮抗菌复筛 | 第20-21页 |
| ·生物活性指标测定 | 第21-22页 |
| ·拮抗菌鉴定 | 第22-24页 |
| ·形态学特征 | 第22-23页 |
| ·生理生化鉴定 | 第23-24页 |
| ·分子鉴定 | 第24页 |
| ·结果 | 第24-30页 |
| ·拮抗菌初筛 | 第24-25页 |
| ·拮抗菌复筛 | 第25-26页 |
| ·生防活性指标 | 第26-28页 |
| ·抑菌谱 | 第26-27页 |
| ·生防活性相关酶 | 第27-28页 |
| ·拮抗菌菌种鉴定 | 第28-30页 |
| ·菌株形态 | 第28-29页 |
| ·生理生化测定结果 | 第29-30页 |
| ·分子鉴定结果 | 第30页 |
| ·小结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活性粗提物理化性质及抑菌机理探究 | 第32-42页 |
| ·试验器材 | 第32页 |
| ·方法 | 第32-37页 |
| ·粗发酵液制备 | 第32-33页 |
| ·抑菌物质理化性质分析 | 第33页 |
| ·发酵液抑菌机理探究 | 第33-37页 |
| ·结果 | 第37-40页 |
| ·发酵液理化性质特性 | 第37-38页 |
| ·发酵液对番茄灰霉菌丝及孢子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发酵液对抗性相关酶的诱导作用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第42-50页 |
| ·试验器材 | 第42页 |
| ·方法 | 第42-45页 |
| ·发酵液活性物质的初步纯化 | 第42页 |
| ·蛋白类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42-43页 |
| ·透析袋预处理 | 第42页 |
| ·粗蛋白的分离 | 第42-43页 |
| ·SDS-PAGE凝胶的配置 | 第43页 |
| ·加样与电泳 | 第43页 |
| ·考马斯亮蓝染色及脱色 | 第43页 |
| ·脂肽类代谢产物的纯化 | 第43-44页 |
| ·硅胶吸附柱制备 | 第43-44页 |
| ·加样与硅胶柱洗脱 | 第44页 |
| ·硅胶板制备与展层 | 第44页 |
| ·活性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 第44-45页 |
| ·分析型HPLC样品纯度检测 | 第44-45页 |
| ·化学结构鉴定 | 第45页 |
| ·结果 | 第45-49页 |
| ·蛋白类活性物质 | 第45-46页 |
| ·脂肽类活性物质纯化 | 第46页 |
| ·分析型HPLC检测样品纯度 | 第46-48页 |
| ·结构鉴定与解析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 个人简历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