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0页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简介 | 第10-19页 |
·托马斯·杰斐逊国家加速器(Jlab) | 第10-12页 |
·北京谱仪(BESIII) | 第12-15页 |
·数据图分类 | 第15-19页 |
第三章 理论方法介绍 | 第19-28页 |
·分波分析 | 第19-26页 |
·角动量张量方法 | 第19-23页 |
·螺旋度方法 | 第23-25页 |
·角动量张量方法与螺旋度方法比较 | 第25-26页 |
·有效拉氏量方法 | 第26-28页 |
·核子共振态与光子或ω粒子耦合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对核子共振态衰变过程的计算 | 第28-36页 |
·N*(1440) → N (938) + γ过程计算 | 第28-29页 |
·N*(1440) → N (938) + π过程计算 | 第29-31页 |
·N*(1520) → N (938) + γ过程计算 | 第31-32页 |
·N*(1535) → N (938) + γ过程计算 | 第32-33页 |
·N*(1875) → N (938) + ω过程计算 | 第33-35页 |
·N*(1900) → N (938) + ω过程计算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5页 |
附录A:重子及其共振态记号及分类 | 第45-46页 |
附录B:文中用到的一些公式 | 第46-4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