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桥梁的震害形式 | 第10-12页 |
| ·上部结构的破坏 | 第10页 |
| ·支承连接部位的震害 | 第10-11页 |
| ·下部结构的震害 | 第11页 |
| ·地基和基础的震害 | 第11-12页 |
| ·桥梁震害的主要原因 | 第12页 |
| ·目前在地震作用下桥梁扭转反应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地震作用下结构扭转反应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扭转反应的研究 | 第13页 |
| ·桥梁在地震作用下扭转反应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梁式桥地震作用理论 | 第15-25页 |
| ·桥梁地震响应的动力学基础 | 第15-19页 |
| ·桥梁动力性能 | 第15-16页 |
| ·桥梁动力反应特性 | 第16-17页 |
| ·桥梁弹性地震反应 | 第17-19页 |
|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发展 | 第19-23页 |
| ·静力法 | 第20页 |
| ·反应谱法 | 第20-22页 |
| ·时程分析法 | 第22-23页 |
| ·桥梁在地震作用下扭转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 ·桥梁的初始偏心影响 | 第23页 |
| ·桥梁结构的偶然偏心影响 | 第23页 |
| ·地震激励对大跨结构的行波效应影响 | 第23页 |
| ·场地条件影响 | 第23页 |
| ·地震转动分量影响 | 第23-24页 |
| ·支座形式的影响 | 第24-25页 |
| 第3章 桥梁模型建立和支座参数选择 | 第25-35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支座模拟 | 第25-33页 |
| ·支座单元模型 | 第26-27页 |
| ·滑动支座力学模型 | 第27-32页 |
| ·支座参数的选定 | 第32-33页 |
| ·桥梁模拟 | 第33-35页 |
| 第4章 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响应 | 第35-75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地震波输入 | 第35-37页 |
|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 第35-37页 |
| ·桥梁模态分析 | 第37-39页 |
| ·一致地震激励下的桥梁响应 | 第39-54页 |
| ·El-centro 地震波一致激励作用下桥梁的反应 | 第39-41页 |
| ·汶川地震波一致激励作用下桥梁的反应 | 第41-45页 |
| ·日本toride 地震波一致激励作用下桥梁的反应 | 第45-49页 |
| ·日本ono 地震波一致激励作用下桥梁的反应 | 第49-54页 |
| ·非一致地震激励下的桥梁响应 | 第54-72页 |
| ·El-centro 地震波作用下桥梁的反应 | 第55-57页 |
| ·汶川地震波作用下桥梁的反应 | 第57-62页 |
| ·日本toride 地震波作用下桥梁的反应 | 第62-67页 |
| ·日本ono 地震波作用下桥梁的反应 | 第67-72页 |
| ·岷江桥的扭转现象模拟 | 第72-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